難道我就是無子的命嗎她將那些湯水全部扔掉,不能生她還補什么
“夫人節哀,小姐沒了您才更要愛惜身體”身邊的嬤嬤勸慰道。
“我連個兒子都沒有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夫人,二老爺那邊可是有子嗣的,二老爺與公爺可是同胞親兄弟再說您與公爺還年輕,誰知道什么時候又有了呢民間都有先抱養一個孩子在身邊,慢慢再有自己的,夫人不妨”
嬤嬤的話又給了于氏希望,對她和公爺沒了子嗣二老爺那邊還有大不了過繼一個就是。
于氏重新燃起希望,她去二老爺處看到剛一歲多的侄子甚是喜歡,“二弟,弟妹,我想將慶镕抱在我身邊養些日子沾沾福氣”
二夫人本來是舍不得的,可二老爺一口就答應下來。
于氏高高興興抱著侄子回去,二夫人剛要朝二老爺哭嚎,二老爺一擺手將屋里人全部打發走,“哭什么慶镕抱到大嫂那里能有虧吃嗎現在大哥大嫂可是還沒子嗣,我和大哥是一奶同胞的兄弟你懂嗎”
二夫人一下子明白了什么,破涕為笑,“老爺是說咱們慶镕”
二老爺點頭“有這個可能,即使大哥大嫂真有了子嗣那也有慶镕的功勞,將來自然不會虧待他,兒子嘛,想要咱們再生就是”
于氏有了兒子也有了斗志,孔家的家產龐大,每年收入頗豐,這一切侄子管著她很放心,也很知底,現在剩下的就是十二房手里的那些產業了,于氏都弄著侄子嘴角越來越翹。
乾隆五十五年老皇上最后一次駕臨曲阜,他也知道此生怕是最后一次,因此這次祭拜十分隆重,依舊三跪九叩,衍圣公全程近身伺候。
于氏更是辦盛宴款待,此次盛宴最惹眼的非“詩禮銀杏”莫屬,老皇帝好新鮮口味,廚子為了接駕也是絞盡腦汁,孔府詩禮堂前一棵銀杏樹上的銀杏給了某個廚子一個靈感。
銀杏果去殼,堿水去皮,沸水焯燙,入鍋煮熟撈出。炒鍋加豬油,白糖,熬出銀紅色,加水、白糖、蜂蜜、桂花醬,最后倒入白果,熬制湯汁粘稠,最后淋少許豬油裝盤。此菜顏色漂亮,入口清香甜美,酥爛甘馥,可解酒止咳。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此菜因選用詩禮堂前銀杏而被公爺命名詩禮銀杏,老皇帝嘗后是大加贊許,“詩禮之家,詩禮銀杏,菜好名字更貼切”
一道簡單的菜肴因其名從此上了孔家高檔宴席不知菜成就了名,還是名成就了菜
衍圣公夫妻倆左右陪著老皇帝十分溫馨愉快,老皇帝留下賞賜走了,賦詩一首以作留念“為君要事祭為先,中祀躬親意欲全。八度前來八旬逮,奠芹昨過奠箕連。生民未有道垂世,宇宙以來懷贊天。六歲一衷幸蕆禮,宮墻臨別意拳然。”
這一別又是永別,不是老皇帝走了,而是年輕的衍圣公。康熙五十八年,年僅38歲的衍圣公與世長辭,衍圣公也從此開始走向沒落。
衍圣公沒留下子嗣,于氏很果決,當即找來二老爺提出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