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年終于松了口。
在這個投行人多項目少的年代,這樣一家有潛力成為巨頭的科技公司終于要公開募股了,眾投行就跟聞著了尸體味的禿鷲一般,蜂擁而上。
如果方子鈺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她的投行打怪升級之路起碼能輕松百分之九十,甚至不需要她真的能和謝興邦說得上話,只要有這么層關系在,投行絕對不介意向她傾斜一部分資源,反正也不費什么事,招個人打工而已,招誰不是招。
謝興邦是在別的公司干到高管才出來創業的,所以創業時年紀已經不小,現在更是已經過五十了,因此他有意培養自己的兒子謝楚,他讓謝楚去負責其中一家客戶的接下來一年的合同簽訂,這不是個什么難度特別高的活,只是給他練手罷了,謝興邦根本沒想到他兒子居然菜成這樣,居然這種小事上都能栽個跟頭。
但等他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凌馭給魔盒公司送上的大禮,就是這份合同的部分細節,包括昆侖科技今年會什么服務升級,參數都是多少,價格又是如何。
在對對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去作戰很困難,但開了透視掛去作戰就簡單多了,魔盒已經知道了昆侖公司能給那家客戶怎么樣的服務,他們只要能做到更好,更便宜,那么哪怕該客戶更信任多年的合作伙伴,而不信任魔盒這個才成立兩三年看上去鬧著玩一般的新公司,也多少會忍不住考慮一番。
凌馭帶來的大禮是魔盒無法抗拒的,她不僅替明日資本拿下了a輪的注資權,甚至自己作為個人投資者也拿到了一小部分股份。
這是第二集發生的故事,三四兩集中,就是凌馭代表明日資本這個最大投資者參與魔盒公司的公司事務。
同樣一個故事,視角不同,講述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王導畢竟是投資行業出身,這兩集的故事更多的都是從凌馭的視角在講述,講的是凌馭怎么將李銳希雕琢成一個成熟ceo應有的模樣的在商言商,干脆果決。
如果他反過來寫一個創業故事的話,大概就會寫年輕的ceo與手伸得太長的投資者斗智斗勇了。
不過這部劇畢竟是群像劇,王導在人物的側重上并沒有太多偏向,觀眾代入哪一方的都有,并不全是從凌馭的視角來看的。秦尤還記得名利場第三集播出時,偏向李銳希的觀眾中還掀起過一場大型爭論凌馭究竟是在“好心幫助”還是“過度干預”魔盒李銳希究竟該不該對凌馭警惕起來
有些觀眾覺得凌馭看著像是新的主角,魔盒應該只是她上位的一個項目,不用太擔心魔盒的發展,畢竟如果凌馭是主角的話,魔盒就是她肩上的榮譽徽章,榮譽徽章總要完美漂亮的,但也有人覺得前者太天真,他們原本還以為方子鈺是主角呢,結果一不留神這個原主角就成反面教材了,誰知道凌馭身上又會不會有反轉
觀眾尚且保留著部分理智,劇中李銳希卻是被凌馭的悉心幫助徹底迷了眼,凌馭對他并非百依百順,甚至有時候口出扎心之語,但越是這樣,李銳希便越覺得她對自己是真掏心掏肺地為他好,甚至邀請她跳槽加入魔盒。
第四集結局時,魔盒的董事會中,便又加入了一個新的名字凌馭。
魔盒的董事會從四席增加至了五席,李銳希占兩席,明日資本占兩席,凌馭占一席。
觀眾的心也瞬間提到了嗓子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