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是儒家的浩然正氣!”張濡在旁解釋道。
“浩然正氣?”王雄神色微動。
鋪天蓋地的浩然正氣,籠罩一座山脈。
“此為百家閣儒門的總壇,正氣山,臣早有耳聞,正氣山四方,浮島無數,更有數個城池環繞,正氣山,浩然正氣籠罩,內部蘊含正氣之學說!”張濡解釋道。
牛魔王、奢比尸仔細望去,陡然微微驚愕。
“是真的,那浩然正氣中,好多通天徹地的詞句啊!”奢比尸驚訝道。
就看到,一個個由無數浩然正氣凝聚的字體,連成詞句從天而降,浩大無比,遠遠望去,好似有著一股攝人心魄的威嚴。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人之初,性本惡!”
…………………………
………………
…………
奢比尸、牛魔王念著這一句句通天徹地的文字,露出一陣陣驚奇。
“這些話語,好像,好像都是我們常說的?”牛魔王好奇道。
“中古時期,百家爭鳴,諸子百家的語錄,早已傳的天下皆知,成為無數人的行為準則,這些,也是其中一些,不過,與普通人不同,修百家學說者,對各自學說的言論卻極為信仰!”張濡解釋道。
“張濡,朕若記得不錯,你也是修儒學的,對這些天地警句,也極為信仰?”王雄看向張濡好奇道。
張濡搖了搖頭:“臣雖修的儒家學說,但,臣信奉的是孔孟之道,而眼前這個卻是荀子的儒學!”
“哦?孔孟之道,荀子儒學?不都是中古時期的儒家嗎?”奢比尸好奇道。
“儒家學說,起源于孔子,但,孔子與孟子、荀子并非一個時代之人,后來將儒學發揚光大的是孟子一系,最純正的儒學。至于荀子,他是名頭大而已,雖然也推崇孔子之儒學,但,荀子之儒學,并不被正統儒學所認可!”張濡解釋道。
“為何?”牛魔王露出一股不解道。
“因為荀子的儒學,開始走了另一個方向,孔孟儒學,主張‘人性本善’,而荀子儒學主張‘人性本惡’。孔孟儒學主張‘以人為本’思想,但,荀子的儒學,卻更傾向于道家思想,主張‘天道自然’思想。荀子的偏離,也被正統儒學所不待見!”張濡解釋道。
“荀子?”王雄若有所思。
張濡好似猜到王雄所想,也笑道:“陛下恐怕也猜到了,荀子還是韓非子的老師,就是我東秦的刑部侍郎韓大人的老師!”
“韓非的老師?韓非不是法家巨子嗎?”牛魔王好奇道。
“不錯,韓非、李斯,兩任法家巨子,都曾師從于荀子!所以,這荀子的儒學雖然不為儒家正統所待見,但,其本人,卻是諸子中分量極重之人!”張濡解釋道。
“此地百家閣的儒門,尊荀子之儒學?”王雄露出一絲驚奇。
“是啊,荀子思想親近道家,剛好在此地更有土壤!”張濡看著遠處的正氣山沉聲道。
“陛下,我們來這正氣山干什么?”奢比尸好奇道。
王雄看著遠處正氣山,并沒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