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亦發微博的時候,七里香也在三大音樂平臺發布。
藍星的版權意識比地球稍好,聽眾為歌曲的付費意愿大一點,一些不出名的音樂人,也能勉強靠音樂養活自己。
李亦采取的是會員免費收聽的模式。
音樂平臺則會根據歌曲的播放量、評論、分享等數據來每個月支付版權費。
當然,這筆版權費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天文數字。
消愁全網爆火,雖然目前還是頹勢不顯,但七月份三大平臺的版權費加起來估計也不會超過七位數,后續也會越來越低。
對李亦來說,更大的收入是流量,比如他現在去跑商演唱首消愁就能賺個十來二十萬,影視和綜藝片酬都有了一定的增長。
其實一開始,李亦是打算直接讓歌曲免費,不用付費購買,也不用會員才能收聽。
他覺得這樣有利于歌曲的流行。
但被張磊勸住。
免費聽歌破壞的是整個音樂市場,大牌歌手還可以從版權、商演、演唱會等方面賺錢。
可那些小歌手就活不下去了,創作激情也會大大的降低,做音樂賺不到錢,好作品就會越來越少,陷入壞循環。
李亦自然不能只干利己的事,思考過后選了這么個折中的方式。
七里香一發布,就在新歌榜、熱度榜等榜單上迅速爬升。
雖然這些榜單因為流量經濟盛行,水分很多,含金量已經不高了。
但李亦可沒刷,完全是靠聽眾實打實地沖上去。
而七里香的爬榜速度甚至比消愁當時更快
“七里香這個名字起的真好”
“這首歌真的太美了,竟然比我期待中的還要美,爆贊”
“前奏的風聲一吹,我仿佛瞬間置身于清涼之中,這首歌無論詞曲還是編曲,于我個人而言都是無敵。”
“開著空調,吃著西瓜,看著,再聽著七里香真的太美好了”
“七里香將是我關于夏天的永恒記憶。”
“啊啊啊,我真想死在前奏里面啊”
幾乎是刷新一下,七里香的評論區就能瞬間多出幾十條評論。
大家對這首不知道名字的歌期待已久,其中大部分人甚至會擔心期待落空。
因為現在有太多的歌曲,整首歌只有一兩句能聽的。
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想到,這首歌居然比期待中的還要好聽。
除了各大音樂平臺,微博里也很熱鬧。
李亦新歌七里香,這個話題在歌曲發布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登上了熱搜榜的實時第一。
抖音的一些視頻也更換了新的bg從李亦的清唱變成了完整版的七里香。
一時之間,網絡上似乎全是“七里香”的氣息。
一些商場里面,也經常能聽到李亦“雨下整夜”的聲音。
七里香發布的第二天,李亦終于踏出了家門,去了趟石頭音樂工作室。
他約了周思文來試音。
在石頭音樂工作室的門口,李亦終于見到了自己的“組合”成員雙子星之一的周思文。
周思文的長相只能說是清秀,眼睛倒是很大,很瘦,一米七左右的身高。
雖說去年才從京城音樂學院畢業出來,但出道怎么也有一年了,整體給人的感覺卻還是很青澀,甚至眼神里還有一絲清澈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