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七年1928年11月6日。
金陵國府路264號,金陵國民大會堂。
這里舊址為中央大學大禮堂,現有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基本屆于近代劇場形式,建筑立面采用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腳、墻身,榴部三段劃分方法,但在外觀、窗花、雨棚和門扇均作簡化的中國圖案處理。
會堂內有軟座3072張,中央有大舞臺近800平方米。
只要是在金陵召開的大型會議,一般都選擇在這兒舉行。
葉洛穿著中山裝,梳著大背頭,戴上一副沒有度數的金絲邊框眼鏡,胸口別著紅花和銘牌,上書“上海灘商界代表葉洛”幾個小字。
他混著人流走進了會堂中。
施劍翹、橫三等人只能待在警戒線的最外側,臨近會堂和國府路,有國民軍的精銳重兵把守,還有金陵警察廳的警員,警備司令部的士兵層層包圍,將大會堂圍了個水泄不通。
與會人員共兩千七百二十九人,來自全國各地各界,俱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葉洛混在人群中,因為一米八多的個子和年輕俊逸的容貌被無數人注意,這也沒辦法,誰讓他長了一張堪比影視明星的臉呢
當看清他胸口的銘牌時,過來搭訕的人更多了。
有的是想趁機結交下這位新近崛起的商界大亨,有的更加直接,當面問是否能合作做生意。
還沒走進禮堂內部,葉洛就收獲了一大波人脈。
“葉學長,好巧啊。”孫立仁從人潮里擠了出來,快步朝葉洛走來,他身旁還有一個軍裝青年,神情靦腆,個子矮小。
“哎呀,別叫我學長了,孫大哥你可比我年長六歲呢,我喊你大哥、學長才是,叫我阿洛就好。”葉洛笑著走過去和他握手,又看向那個軍裝青年,“這位是”
“我是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學員劉放吾,二少爺您好”
靦腆青年立正站得筆直,像是和長官說話般對葉洛說道。
葉洛愣了下,隨后猛地記起這個青年是誰。
他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里讓人又愛又恨的龍文章團長的原型
淞滬抗戰結束后,劉放吾正式轉入財政部稅警總團,任步4團第5連連長。
原來這時,他就和孫立仁熟識了。
“你好。”葉洛也和他握了握手。
孫立仁帶著兩人準備入座,一邊走一邊解釋起他和劉放吾的關系。
比起那些神神叨叨,語焉不詳的政客,葉洛更喜歡和這些有什么說什么,相對耿直的軍人聊天。
在商場上他已經見識過太多拐彎抹角,平時的交際若還是這種東西,葉洛會愈發心力交瘁。
三人相談甚歡,不一會兒,校長和夫人以及宋子文等實權人物隨著警衛隊步入會堂,氣氛頓時一滯,眾人的說話聲也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