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算萬算,排除了宋子文等一群皇親國戚,以及校長這個當前國民政府的一把手,張之江甚至還考慮了與校長關系極為密切的系首腦人物陳果夫兄弟,唯獨把校長的這個連襟,當下國民政府工商部部長孔祥熙給遺漏了。
為何會漏了孔祥熙
因為孔祥熙的經歷看上去就像是升級版的葉洛。
早年去美國留學,回來后致力于經商辦學,通過經銷煤油賺到了大量財富,隨后又熱血公益和慈善,在北方打下了很不錯的名聲。
1925年初,為解決國事北上的孫先生臥病京中,孔祥熙“左右護持、無間晨夕”,是總理遺囑的簽字人之一。
3月12日孫先生逝世,孔擔任其治喪處事務股長,盡心盡力料理喪事。
因其在同盟會里的極高人氣,孔祥熙不像校長那樣始終沒法擠進核心圈,他不僅耐心為校長鋪路、斂財,還是二次北伐的功臣之一。
不過和葉洛不同,他經商的目標是從政,因此在二次北伐后,他便榮登工商部長,統籌全國的商業運作。
上任初期,孔祥熙曾發表施政宣言,聲稱“自當以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為第一步,以積極準備力圖發展為第二步”,“并以全民福利為主旨,以中外合作為方術”,“謹遵總理民生主義及建國實業計劃,力謀發展國家富源,改善人民生計”等。
可以說,他的名聲可比宋家、陳家那幾位好多了。
“江安輪是孔家的貨,日清號是宋子文的船,這兩只大老虎,我們是一個屁股都摸不得啊。”張之江重重嘆氣,看向魏道明,“老魏,難道我們就放任他們這么大搖大擺的運煙賣煙”
“校長密電里說的很清楚,等我們回了金陵,自有軍政部的人來定奪和懲罰。”魏道明點頭,“現在繼續動手,后果無法承擔。”
“那貨怎么辦”張之江怒目圓睜,“人可以不辦,線索可以就此斷了,貨總不能再送出去吧”
“回金陵再說。”魏道明和孑然一身的張之江不同,他還有家人,尤其是妻子才被國民政府派去美國學習,面對這種狀況,他也只能選擇先服軟。
“回回回要是回了金陵,我們還能再管上海灘的事情嗎”張之江怒吼道。
“老張,你別沖動日清號和江安輪上的貨總價值超五千萬大洋,全部售出,保守估計利潤都要過八千晚,這些錢起碼會有三千萬進入國民政府的財政部,成為校長的軍費,沒了這些錢,誰來填補空擋是你,還是我”
魏道明拉著張之江,免得這個狂愛國術,比大部分年輕人還熱血的中年男人頭腦發昏,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
他這么一吼,張之江也清醒了過來。
兩人對視許久,張之江嘆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了。等參加完葉洛的婚禮,我就帶著專案小組回金陵。”
同一時間,金陵國民政府。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警衛員的聲音傳來“校長,宋部長和孔部長來了。”
“知道了,讓他們等會兒,我看完這些東西就去會客室。”
校長很喜歡學習海外那些軍政界大人物,有事沒事就捧著本書看來看去,他的辦公室裝修的富麗堂皇,卻很少在此接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