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洛和施劍翹等人急匆匆趕到葉氏聯合醫院,但慧欣正在做剖腹產手術,他們也只能在手術室外干等著。
民國時期,醫療技術太過弱后,生育對女人而言和去鬼門關走一遭差別不大,上個月剛經歷小阿俏的難產,沒想到這個月慧欣又來一次。
此時葉洛也只能祈禱慧欣和肚子里的孩子平平安安,希望不要發生任何變故。
如果慧欣在這兒出事,爆炒美國股市的計劃就將受到巨大影響,鴻星聯合集團一旦落進他手中,坑這些民國名流們的計劃就得重新定制。
“提高醫療技術,刻不容緩,還有抗生素對了,我怎么把青霉素給忘記了”
葉洛一拍腦袋,嚇了施劍翹幾人一跳。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藥物。
現在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么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
像這樣的難產,剖腹產后,孕婦極容易受到細菌性感染,對于剛生育外,十分虛弱的孕婦而言,這簡直就是催命符。
得虧葉氏聯合醫院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醫療團隊,以及最完善的設備和最縝密的后續恢復服務,才能將死亡率降到很低。
如今,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一直在進行各種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就在去年,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但由于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弗萊明并沒有把青霉素單獨分離出來。
就在今年3月份,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后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在論文里,弗萊明指出他在用顯微鏡觀察培養皿時發現,霉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被某種分泌物溶解。
這意味著霉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此后的鑒定表明,上述霉菌為點青霉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霉素。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將點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
發表論文,就是希望能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重視,結合眾人之力想辦法將青霉素提取出來。
原歷史上,弗萊明于1939年將菌種給準備系統研究青霉素的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1940年冬,錢恩提煉出了一點點青霉素,這雖然是一個重大突破,但離臨床應用還差得很遠。
1941年,青霉素提純的接力棒傳到了病理學家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國軍方的協助下,弗洛里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霉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1941年前后弗洛里與生物化學家錢恩實現對青霉素的分離與純化,并發現其對傳染病的療效,但是青霉素會使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所以在應用前必須做皮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