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卿第一個反應過來,隨后用力錘了錘他的肩膀笑道“好你個阿洛,不愧是你。以前他們說你做生意眼光毒辣,為了利益敢冒各種風險,我還不太相信,你竟然連軍用券也敢大肆收,就真不怕”
后面那點話不好說了。
畢竟校長本尊在,總不能明著說當初中原大戰大家都不看好他能贏吧,多不給面子。
“我說那些軍政界的家伙怎么一個個打了勝仗卻愁眉苦臉,原來是把自己手里的軍用券都賣給大老板了。”宋子文哭笑不得。
別說他們那些人,國黨高層又有幾個敢留那些軍用券
連他宋子文都賣了個干凈。
孔祥熙也想起來了,不久前有人大肆收購軍用券,原來竟是這個年輕人在投機倒把
再一想具體時間,不寒而栗感油然而生。
葉洛收購軍用券的時間點正是張群他們出發去勸說張漢卿前,如此一想,校長等人逐漸了然。
難怪葉洛一反常態,竟然愿意給張群他們出謀劃策,原來是為了自己的錢做打算。
這場中原大戰,他們這些軍閥打生打死,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盤互相干架,卻不料不知不覺中成了葉洛賺錢的工具
閻錫山他們更倒霉,開戰前大肆入股葉洛的各種公司,譬如北大助學基金、葉氏百貨等等,為了打仗還各種抵押借錢,尤其是鹽稅和海關稅收,都成了葉洛囊中物。
打完仗,葉洛還搞了一次天津城工業改革,把他們這些軍閥的股份全部合并國有,成了張漢卿的東西。
“后生可畏”校長不禁感慨了一句,“這里有3億,今年第三季度的鹽稅和海關稅收恐怕也有兩三億,這就快一半去了。葉氏投資如此龐大的產業,湊個五六億大洋應該不成問題。”
眾人一核算,確實如此。
東拼西湊下,葉洛還真能掏出12億大洋來收購白銀。
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在美國有產業,具體多少不清楚,但要說沒有1億大洋,在場眾人都不信。
“葉氏投資這兩年半各種生意不斷,海內外也有些資產,我的影片公司也開到了好萊塢,一部電影一年能賺兩三百萬大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嘛。”葉洛憨笑著回答。
金錢這種東西,最容易模糊概念和數字。
12億大洋,其實稍微差一點,就是幾千萬,現在可是大學教授月工資不過三百大洋的民國三十年代啊,中產家庭的銀行存款也就萬,幾千萬簡直天文數字。
若是校長他們真要深究葉氏投資的情況,稍微查查賬,就能發現葉洛說的話錯漏百出。
葉氏投資在民國確實紅火,但1928年年末,其總體量不過1億,到現在1930年下半年,所有資金和產業全部算在一起,也超不過15億大洋不算日本黃金,這就是民國商界的局限性,沒辦法。
他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于美國股市泡沫,那30億美元折合大洋150億,而成本不過那些軍政界要員的1000多萬加葉氏投資擠出來的3000多萬,之后這30億美元開始滾雪球,至今總體量已經達到40億左右。
可以說身價40億美元的葉洛,其中只有約7的錢來自民國。
所以站在校長他們的角度認為葉洛拿不出12億大洋流動資金很正常,也完全估不準他到底多有錢。
“既然如此,那阿洛你就說說你的條件吧。用12億大洋買下那堆白銀,又不允許你外流到美國,這中間損失的錢不計其數,我可不信你這么好心。”校長笑得輕松,事情有了解決方法,接下來無非就是談妥條件。
他不擔心葉洛獅子大開口,就怕這問題解決不掉,直接拖垮整個民國經濟。
反正葉洛要什么,都可以由國民政府和民眾出嘛,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又吃不到什么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