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12日、13日……
短短三天的時間,憑借著周易那強大的粉絲號召力與這首歌的不斷發酵,數百萬用戶重新回歸到了qq的懷抱,直接喂了以小馬哥為首的高管團隊一顆定心丸——
這更刺激了他們為此加錢投推廣的決心。
到了16號,在周易本身的名氣基礎上,被大力推廣的《灰色頭像》完全可以說是以橫掃千軍的態勢席卷了全國一二三四線城市的網吧、ktv、街邊商店與理發店。
已經開始逐漸往娛樂民生方向轉型的報紙《南方周末》則是將騰訊的數據飆升稱之為“周易效應”——
“互聯網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來臨后,人們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便捷,但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脆弱。
“《灰色頭像》這首歌正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周易用音樂的方式記錄了人們在互聯網時代來臨后的情感變遷和心路歷程……”
《當代歌壇》編輯部更是集體為這么一首廣告歌站臺——
“作為一首定制的廣告歌曲,周易可以說是交出了極其亮眼的表現,再一次展現出了自己那滿到溢出的才華,這絕對是新千年以來流傳度最廣的廣告歌,沒有之一。
“歌曲的旋律婉轉、深沉,如同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帶著淡淡的憂傷和無盡的回憶。每一個音符都像是精心雕刻的藝術品,讓人在聆聽中沉浸,難以自拔;
“歌詞簡潔卻富有深意,每一句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于失去與回憶的故事。通過‘灰色頭像’這一生動的意象,巧妙地表達了人們在失去聯系后,那種深深的思念和無法言說的情感。
“這首歌最優秀的點莫過于:能夠觸動人心,讓人在聽到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更像是一個情感的宣泄口,讓人們在歌聲中找到了共鳴,釋放了內心的情感。
“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回憶的載體……”
單從這篇文章來看,很難說這不是收了騰訊錢的。
但在互聯網上卻意外的沒有遭到大部分網民的反感——因為這首歌他媽的是真的火啊!
尤其是在學生、青年群體當中。
這群人是最樂意接觸諸如qq這類新鮮事物的,同樣最能夠“感同身受”的,同時也是網上聲音最大的。
“媽的!我一個大老爺們聽的煙都多抽了兩根。”
“陪一根。”
“周易還是那個周易啊,連廣告歌都不糊弄。中國移動那個《我的地盤》,就周杰綸那個,也非常洗腦。”
“我喜歡《灰色頭像》,不喜歡《我的地盤》。周杰綸唱的太差了,念經都念到聽不清了,全靠曲子在救場,真是白瞎了周易的詞曲了。”
“同意,最起碼《灰色頭像》我聽得清歌詞唱的是什么啊。”
“反對,我更喜歡《我的地盤》,聽起來很酷。”
“為什么不能都喜歡?”
“……”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以《南方周末》、《當代歌壇》為首的正規娛樂雜志都紛紛開始下場分析、吹噓周易這首廣告歌的表現時,向來把厭惡營銷掛在嘴上的大部分網民們卻紛紛高呼真香。
以至于當有清醒路人指出這首歌在周易所有作品里明顯處于最底層那個檔次時,被激怒的周易粉絲直接開口回懟:“那是因為他是周易!隨隨便便一首廣告歌就能有這么高的傳唱度,你們偶像行嗎?!”
甚至還有不少路人幫腔:“廣告歌肯定是不如專輯歌曲、單曲那么用心,但哪怕是周易隨手寫的,這個朗朗上口的程度也不是樂壇其他歌手能夠碰瓷的。
“為什么寫的簡單?因為這是廣告歌,所以必須要所有人都聽懂,不然給你放首《鬼》那樣的小眾到不能再小眾的歌曲表達形式,你是不是得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