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講的是純愛,但原版mv卻拍成了放手,這點周易不喜歡,但問題不大,他直接把mv劇情改成自己婚禮結婚就好了。
同時,一旦改成了結婚,那這首歌的出現代表了這張專輯中的周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成家立業。
直接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結束了b面前三首的年輕、浪漫與幻想,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成家立業步入社會后的現實。
由此,順理成章的引出接下來的兩首歌:
第五首:《你曾是少年》
she代表歌曲之一。
現實骨感的歌詞,分外打動人心。
歌詞中那一連串的報地名也可以與a面的《河山大好》形成聯動,《河山大好》中鼓勵年輕人多出門走走,為此報了一堆地名;
可《你曾是少年》更像是認清現實后的自我鼓勵,報一大堆地名只是為了讓小城鎮出身的自己能夠堅持下去,是在回應《河山大好》中的最后一句“不要只是河山大好”。
第六首:《燕歸巢》
許山高中國風巔峰作之一,同時也是他個人的思鄉題材巔峰作。
在《你曾是少年》之后,有不少在外打拼到身心俱疲的游子不自覺想到了家鄉,就如那燕歸巢一般——“山水間歌聲回蕩,回蕩思念的滾燙;去年的家書兩行,讀來又熱了眼眶。”
一曲唱盡游子思鄉之情。
而思鄉歸家——便意味著在外打拼的結束。
同時,也代表了這張專輯的結束。
而且,在《歸藏》這張專輯里,周易并沒有當一個只會提出問題的人。
在a面,他不僅僅是提出了戰爭、表達了反戰的態度,甚至還提出了解決辦法——學習那個需要被緬懷的男人。
不要說不可能,因為專輯的b面,便是學習那個男人的成果——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在的和平,能讓周易這個人在專輯里一路從《七里香》的少年時期安穩成長到鉆研沒有被斷絕的浪漫中國文化《青花瓷》、再到成家立業的《foreverlove》,最后到《燕歸巢》里思鄉歸家就能回家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和他的同志們一起帶來的和平。
中外之間的對比、戰爭與反戰的交錯、和平與美好的共存;
嘻哈、搖滾、r&b、中國風、芭樂情歌。
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與此同時,這張《歸藏》也能夠真正與前面的一專《周易》、三專《連山》形成系列聯動。
《周禮》曾記載,在周朝時,《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部易經由卜官掌控:上到國家大事、軍事戰爭;下到祭祀活動、社會家庭,甚至于是一個人、一個國家的運勢,他們都能夠通過易經三部曲進行預測。
而周易出道首專《周易》代表的便是一個人的運勢,即周易自身的運勢——紫微星;
這個時候的周易剛剛出道,正是“最囂張”的時候,專輯表達的是他自己、展示的也是他自己。爆火后前途一片光明,所謂的紫微星氣勢開始流轉。
二專《江南》,為他帶來的便是中國風概念徹底成型并為世人所接受,周易名聲進一步擴展,地位進一步穩固。
包括這個時期的英文歌,對于周易而言都是開疆拓土的存在。
在這個時期,憑借著自我表達登頂了樂壇的周易已經有了花不完的金錢,他的自我已經到達了頂峰。
于此,便來到了三專《連山》——
不再拘泥于表達自身的周易開始關注到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而這,恰好就是三專《連山》的定義。
到了四專《歸藏》,因為他在國外溜達了兩圈的緣故,對國外有了清晰認知后,周易在專輯中所要表達的內容便進一步擴大到了國家大事、軍事戰爭。
甚至還在專輯中“準確占卜預測”了一下互聯網浪潮來臨后的未來。
而這占卜預測,恰好就是易經三部曲的范疇。
《周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連山》、《歸藏》。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