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時候的你。”
“那你長大后還喜歡音樂嗎?”
“當然。”
然后,這一幕就被別有用心之人拼接到了一起——
絕口不提專輯里的其他因素,就單純提取出了這四句日文翻譯成了中文來與孫燕茲mv中的這四句對白來進行所謂的比對,最終得出了“抄襲”的結論。
因為aiko的專輯在國內根本沒有人進貨賣的緣故,即便有人想要求證也無從求起,最后只能跟著所謂的權威專家們一起復讀。
喜歡熱點的媒體一看這抄襲根本站不住腳,轉而就省略了這所謂的抄襲點,直接開始報道孫燕茲新歌《未完成》抄襲日本歌手歌曲——
大眾的盲從心理以及喜歡造神、毀神的心理在這一刻得到了充足的釋放,瞬間就推動了這個輿論場的形成。
評價為義眼頂針,鑒定為學新聞學學的。
記者們麻了——
壞菜!
這家伙真看過那個什么日本歌手的專輯?!
哦對,忘了這逼玩意前不久才剛從日本回來……
“……那杰綸新專輯封面的抄襲呢?”
被駁斥到啞口無言的記者轉而從另一個角度發起了進攻。
孫燕茲抄襲的言論在這家伙面前是站不住腳了,那周杰綸專輯封面抄襲的——
“那也純屬扯淡,他們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坐歐式沙發。”
周易嗤笑一聲,眼神中滿是鄙夷:“只不過杰綸是一個人坐著一張單人沙發,而《薔薇與紅蓮》是兩個孩子癱坐在兩人位沙發上,兩個大人站在她們背后的全家福構圖。”
眾記者:“……”
不對勁,你不對勁,你怎么都看過?
“可是專家說——”
“專家說的就一定是對的?我日本韓國都去過,也都認識人,你還能比我更清楚更專家?”
周易撇了眼那明顯還想搞個大新聞的記者:“不要一天天的聽風就是雨,總想搞個大新聞。”
這要是問的《四面楚歌》抄襲,他倒是還真能掰扯掰扯。
畢竟這首歌的編曲是真的讓周杰綸實打實蒙上了抄襲陰影,雖然最后用弦樂采樣解釋過去了,但仍然不能服眾——
都認為這首歌如果不是周杰綸拿出來的,那他一定會被噴死。
所以不少人之后仍然質疑采樣范圍已經超過了界限,你編曲中用來鋪底的大提琴段落十分相似算在采樣上無所謂,但是后面用來作點睛之筆的小提琴出現的時機與節奏都是一模一樣那可就說不通了。
雖然這首歌的編曲并不是周杰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