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1張。”
“都別擠別擠……”
說中文的、西班牙語的、葡萄牙語的、英語的、法語的等等,在這家唱片店里排起了隊,一個個極為利索的交錢拿專輯走人,其他歌手的專輯看都不帶看一眼的。
店老板甚至還配備了專門的人來維持店內秩序,看樣子是為了避免0元購情況的出現。
很難想象這居然是一家賣唱片的店面,不知道的還以為賣什么時尚單品的輕奢店。
排著隊的孫燕茲足足等了十多分鐘才輪到自己,買專輯的時候還好奇問了嘴:“請問一下先生,斯派克的專輯你們店里還有多少張啊?”
“今天八百張,后天還有一千四百張,管夠。小姐你打算買幾張?”
老板的豪氣把孫燕茲給整不會了。
她下意識地回憶了一下這家店的面積,在這條街區里也算不上什么大店,這都能進——不,這都敢進這么多的貨?
正當買完專輯的孫燕茲暗自欣喜美滋滋的打算離開時,唱片店外又進來了一群以黑哥們為主的人,后頭還有不少流里流氣的白人——
“老板,來25張《25》,要斯派克的正版,別拿盜版糊弄我們。”
“我這店面現在不賣盜版,尤其是斯派克的盜版。”
臉不紅心不跳的老板指了指對面小巷:“那里面才是賣盜版的。”
雖然實際上也是他家開的,但經營人可不是他,那就不算。
“你少來,哥們這次是來補票的,你別以次充好拿盜版糊弄我們。”
老板樂呵呵的給了離開的店員一個換正版的眼神:“沒問題,絕對沒問題。”
真有看了新聞盜版轉正的啊?
上了車的孫燕茲撓頭,低頭看向了手頭的專輯封面——周易那高舉右手的剪影在子彈襯托下分外偉岸。
華盛頓、紐約、邁阿密、夏威夷、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
僅僅在8月15日這一天,美國全境內的大城市們紛紛就像是中了邪一般,買專輯的人數不勝數——
與此同時,購買正版的人群里,黑哥們的比例相較于過往可謂是直線上升!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洛杉磯第五大道,我們能夠到現在在這條街上排隊最夸張的店面并不是人們傳統認知當中的店面,而是唱片店……”
同樣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福克斯記者現場報道的語氣都快壓不住驚嘆了,隨機采訪了一名年輕的黑人男性:“這位先生,你好,方便采訪一下您嗎?請問怎么稱呼?”
“邁爾斯,叫我邁爾斯就好。”
“邁爾斯先生,請問你們在這里排隊是因為?”
“當然是為了斯派克,只有斯派克把我們歌迷當家人,我們當然要支持他……”一提到偶像的黑人邁爾斯頓時就激動到嘴把不住門,一連串的長短句就從喉嚨里蹦了出來。
總而言之一個字:wearefaily!
線下唱片店已經很久沒有需要排隊購買專輯的場面出現了,上一次恐怕還得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一場景令無數關注著周易專輯首秀的業內人士直呼陌生——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斯派克是怎么做到的?難道真就是那條新聞?”
“已經有多久實體唱片店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了……”
無數唱片店老板更是激動到熱淚盈眶,隨便一家大唱片店就是在排隊的盛況甚至登上了美國各大電視臺的報道——
“這是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美國那萎靡多年的本土唱片市場似乎因為斯派克復蘇了……”
從2000年開始就一直在止不住下滑的美國本土市場,在今天的《25》首發上竟然迸發出了堪比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應該是八十年代巔峰期的銷售名場面!
2006年8月16日,一個打破了所有人認知的數字悄然出現了在新聞頭條上——
美國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專輯!發行首日:187萬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