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談不成代理的業務,那我們就談一談其它的業務嘛。”
“比如我對你們這個食品加工廠,就很有興趣”
一聽有人想買廠子,兩位股東立即走上前,先把魏大龍推開,然后滿臉堆笑,對楊辰說道“你好”
“我們是這個廠的股東。”
“你想買我們的廠子是吧”
“跟我們談吧。”
“他說了不算。”
這個他,指得自然是魏大龍了。
一聽這話,魏大龍不服氣了“憑什么我說了不算莪也是股東,是老板之一,就算要賣廠,也是我們三個商量著來吧。”
“商量個屁”
其中一個股東鐵青著臉,怒懟道“你他媽要是故意拖延時間,從中搗亂,這個廠還賣不賣”
“表決”
“拿出方案,我們三個股東表決”
“我們的方案早就準備好了。”
“你有沒有”
“沒有就按我們的來,不服你去上訴,去打官司反正這個廠,肯定要賣,必須要賣,我們說了算”
金輝龍食品廠有三個股東。
出資比例一致。
雖然根據合作協議,魏大龍擁有管理生產銷售的權力,但股東也享有相應的決策和罷免權力。
按照公司法,半數以上的股東同意出售公司或者轉讓股權,即視為合法。
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如果不購買,則視為同意出售或轉讓。
沒錯。
魏大龍確實是想拖延時間。
但今天兩個股東的態度極其強硬。
看來這個廠子是保不住了。
想到這里,魏大龍也不爭了,兩個股東的方案,他其實早就看過了,全權打包出售,包括地皮廠房設備,各種產品專利品牌,以及渠道供應鏈技術員工等等。
當然了。
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債務。
兩個股東的方案是,最低不得低于500萬。
算下來,如果買下這個廠,買家要出差不多1500萬。
魏大龍覺這個價格低了。
所以他也不說別的了。
只提了一個要求。
除去債務,最低不得低于1000萬。
說完就到一邊抽煙去了。
一根接著一根。
一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樣子。
這一次,兩位股東沒有反駁他。
他們的方案底價,自然只有三個股東知道。
買賣公司,當然要談判。
談判,對于賣家來說,價格自然是越高越好。
所以兩位股東只是要魏大龍別再亂說話就行,至于他提的底價,當然是找出各種理由來支持了。
兩位股東邀請楊辰落座。
親自幫他另沏了一杯好茶。
簡單寒喧客套了幾句。
然后就是夸這個廠子的各種好處和潛力。
什么市中心幾十畝地,什么幾棟廠房辦公樓,什么全套自動化設備,什么專利技術和品牌,什么渠道完善點多面廣,什么工人聽話技術扎實。
等等諸如此類。
至于這么有潛力,這么有實力的廠子,被搞成現在這個狀況,完全是魏大龍不懂管理。
任人唯親。
好大喜功。
激進,粗放,強勢,偏執,不聽勸。
只要換個人,換個專業的管理團隊,好好經營,好好管理,立刻就能扭虧為盈,做大做強
當然了。
夸完之后,也很實在的說了一些廠子目前的實際狀況。
比如各項負債。
比如員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