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心閣古玩市場,張文予大小也算一號人物。
不過在楚南省古玩圈,就不夠看了。
楊辰倒是不知道,這珍寶齋的老板張文予,竟然是古銅鏡的發燒友。
還有很深的研究
這敢情好,算是找對人了。
拿出電話,當著和尚的面,直接打了過去。
電話響了幾聲。
接通。
那邊傳來張文予親切的問候聲“楊老弟,你好你好,好久不見,甚是想念你的風采啊”
這段時間,楊辰的大名,在楚南古玩圈,可謂風頭正勁。
做為古玩圈的一份子,張文予自然是聽出了繭子。
而作為楊辰的朋友,他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在店里也與那些好友吹牛,說不僅楚南泰斗林叔庚來過他的小店。
就連林老都佩服的古玩新貴楊辰,也是他的朋友。
還別說。
最近他在天心閣,明顯比以前更受歡迎,也更受尊重了。
楊辰哈哈一笑。
“張老板,問你個事,聽說你是古銅鏡這方面的專家”
此話一出,張文予連忙謙虛道“不敢不敢,專家什么的可不敢當,跟你們這些大佬相比,就是一個笑話。”
聞言。
楊辰笑了笑。
“張老板不必過于自謙。”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古銅鏡這方面,我確實不太在行,所以有點這方面的事情,想請教一下張老板張老板不會藏著掖著吧”
楊辰調侃道。
一聽這話,張文予馬上正色道
“楊老弟,古銅鏡這一塊,是個冷門項目。”
“我對這一塊,倒是下過一番功夫,專家確實不敢當,不過多少還是知道一點,不知道楊老弟想了解什么”
楊辰道“透光銅鏡”
聽到這四個字,張文予倒是頗感意外。
“這是西漢時期的一種特殊銅鏡,技術早已失傳,流傳下來的也很稀少,圈子里傳的倒是挺神秘。”
“什么法器法寶,祭祀用品,外星科技等等,不一而足。”
“不過在我看來,恐怕也只是古代匠人一時偶然制作出來的玩物而已,被有心人賦予了一點神秘的功能。
“我個人覺得倒是沒有什么實質的作用和意義。”
說到這里,張文予馬上又補充道“當然了,普通銅鏡的功能,還是有的。”
“好的。”
“那張老板知不知道,戰國時期,其實就有了透光銅鏡”
楊辰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張文予先是一楞。
然后壓低聲音,有些驚訝的問道“楊老弟,你是從哪里知道,戰國時期,就有透光銅鏡的”
聞言。
楊辰笑了笑。
“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張老板,戰國時期有透光銅鏡嗎如果有,你覺得是用來干嘛的”
“有可能會存世于哪個地方”
聽到這里,張文予咂了咂嘴。
“現在考古界的共識是透光銅鏡是西漢中晚期的時候,被發明創造出來。”
“再早一些的話,沒有相關的證據和器物證明。”
“不過”
張文予話鋒一轉“我曾經在一本不知名的古書殘頁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說戰國時期有神鏡。”
“名曰透光鑒。”
“就是透光鏡的意思。”
“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說完。
張文予沉吟了一會兒,說稍等,讓他再回憶細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