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
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有的賓客愿意等。
有的則覺得楊辰是在故弄玄虛,不愿意等了。
不過楊辰一句話。
就把他們的屁股,給牢牢釘在座位上了。
“你們聽說過乾隆的裹尸布嗎”
這句話一說。
包括托尼老濕在內,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一亮,都被楊辰這個簡簡單單的問題,給牢牢勾住了。
今晚來參加拍賣會的賓客,都是有一定身份和見識的人。
因為是明清宮廷古玩專場,所以對這方面的知識,賓客們自然也是略知一二。
乾隆皇帝。
這位被自詡為十全老人,歷史最為著名的皇帝之一,為了死后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葬禮上極盡揮霍之能事。
誰料隨葬的累累珠玉、琳瑯珍賞反而讓他魂魄不得安寧。
最后還落得個天聰腐鼠、六尸同棺的下場,也是諷刺得緊。
這些事情,在場在賓客,大多都是知道的。
當年孫殿英以大炮炸清陵,不僅把慈禧太后的地宮洗劫一空,還把乾隆的裕陵也搞得一片狼藉。
據說。
洗劫的寶物,種類繁多,極盡奢華,價值之高遠超世人想像。
而里面的尸骸,也被他們泄憤凌辱。
具體過程,就不贅述了。
這其中,自然就有用來包裹尸體,乾隆身上的那塊裹尸布了。
孫殿英由于出身行伍,文化水平不高,就是一個粗人,因此他不太懂古玩字畫,只知道金銀玉器值錢,所以他命手下專拿金銀玉器。
據說唐伯虎的真跡孤品寒秋圖,就是這么被孫殿英當作一團廢紙隨意丟騎在了地上,以致這幅名畫最終被損毀的。
所以乾隆的裹尸布,也被孫殿英認為是一塊破布,隨意丟在了地上。
在場的賓客,雖然沒見過乾隆的裹尸布,但大都知道,乃至親眼見過慈禧的裹尸布她的裹尸布并沒有遺失。
當年和乾隆的裹尸布一樣,慈禧這塊裹尸布上的明珠被拆下之后,也被隨意丟棄了。
后來,溥儀及滿清遺臣在國民政府的幫助下,重新裝殮了慈禧的遺體,并將這條被棄置的裹尸布放置在香冊寶座上,再次封存在地宮中。
79年,東陵對外開放。
考古人員將慈禧的隨葬品送往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修復并裝裱了這條裹尸布。
并用于展示。
所以。
對于慈禧的裹尸布,其價值,意義,材質,工藝等等,很多賓客都是十分清楚的。
據相關的資料和史料記載,自從滿清皇室貴族開始信佛,流行土葬,于是便有了一種說法。
只要在死后,身上蓋著紋滿了經文的“經被”就能洗去生前的罪孽,進入極樂世界。
這種經被,就是慈禧身上的裹尸布。
而這種經被的學名,叫做陀羅紀經被。
又叫往生被。
這種經被,并不是制式生產。
它是據根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而專門訂制的。
按顏色、材料和紋飾分為六個等級。
同時,在滿清,也不是什么人,什么階層,都有資格使用這種經被的。
否則就是逾制。
是要被清算的。
能使用這種經被的,只能是滿清皇帝,其及嬪妃,還不包括所有的后宮,只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五個等級的后宮才能享有這個資格。
其他的王公貴族大臣,就需要皇帝的賞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