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
此刻一分為二。
一邊是赤紅如火,帶著火辣氣息的楚南展區。
另一邊。
則是湛藍如海,充滿著魚米與富庶味道的浙省展區。
今天。
參加本次古玩交流會的古董,兩省都是精挑細選,各自呈上了五十件,由兩省藏友送上的珍貴古玩。
可以說。
代表著兩省民間,最高水準的古玩展示了。
隨著臺上主持人一聲品鑒活動正式開始,兩省展區的警戒線被工作人員迅速撤下。
接著。
兩省的朋友,便迅速涌入對方的展區。
在里面不時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時而對身邊人高談闊論。
時而又向身邊人小心求證。
更不時打電話,查資料,一副大開眼界,刨根問底的樣子。
而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又是時而皺眉深思,時而興奮大叫,時而質疑連連,讓現場的氣氛,顯得頗為有趣。
畢竟。
這次參加交流的古玩,都比較有地方特色。
而且又沒有標注信息。
所以有一種解謎的快樂和期待。
現在。
楊辰身后跟了很多人。
有他的鐵粉。
比如老大哥黃榮林,郭館長,張文予等眾。
還有他的追隨者。
都是些慕名而來,想一睹風采的古玩發燒友。
另外。
還有一些杭城柳家的支持者。
或者浙省的擁躉者。
他們遠遠吊在身后,想看一看,這個新晉崛起的傳奇撿漏王,倒底有幾分真本事。
浙省展區。
浙省不愧是江南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好東西確實不少。
雖然沒有標明信息。
但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東西,在楊辰眼里,沒有任何秘密可以隱藏。
比如展臺上的一根龍首木棍。
龍首怒而向天。
木棍為褐色,逞光發亮,如同包了一層漿。
而在龍首與木棍的銜接處,綴以一圈長長的彩虹布,讓這根龍首木棍平添幾分古老和神秘的色采。
如果僅憑目測,沒有信息輔助的話,普通人很難想到這是什么。
楊辰饒有興趣的品鑒者。
不過馬上就有好事者向他問道“楚南撿漏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說來聽聽唄。”
“對啊,都說你眼光巨毒,一看一個準,說說看,這根龍首木棍,是我們浙省哪個地方的”
所謂看熱鬧不嫌事大。
有一個浙省這邊的擁躉者者發出挑釁般的質問后。
馬上。
那些吊在楊辰身后的好事者,便紛紛帶著調侃的語氣附和道。
很顯然。
對于這位新晉崛起的撿漏王,對方陣營的重要人物,下午楚杭之爭,楊柳對決的當事人之一,一些好事者,難免想看看他倒底是繡花枕頭運氣好,還是真有幾分本事。
聞言。
楊辰笑了笑。
沒說話。
你們問我就要說
你們算老幾
我不要面子的
而楊辰的鐵粉和支持者,則是替他回擊道“你們看不懂的話,可以查閱資料,或者請教你們的專家。”
“現在是品鑒時刻。”
“想和楊先生交流可以啊,先照照鏡子,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
品鑒流程才剛剛開始。
兩邊就因為楊辰,馬上就針鋒相對,火藥味開始彌漫起來了。
“裝什么裝”
“就是。”
“三位國家級的評委,也沒你們裝啊”
浙省這邊的朋友嘲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