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
相對來說。
并不算什么。
神奇的地方在于,這些孔洞的內壁,竟然能藏有一些圖案信息。
通過光線九次的反復折射。
最后。
竟然能投影出一副完整的圖案。
而且。
更神奇的是,這副圖案,竟然是彩色的。
要知道。
類似的彩色投影,要到1911年才被發明出來。
而在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就能做到這個技術,豈止是巧奪天工,匪夷所思,簡直是不可思議,無法想像。
不過。
神奇的地方,還不止于此。
更不可思議的是。
只要觀察者的目光視角保持移動狀態,這副從九孔之中投影出來的圖案,竟然能產生活動起來的效果。
沒錯。
就仿佛圖案的東西,仿佛注入了一種靈魂。
竟然動了起來。
其原理,有點類似于真正的投影儀。
這種以小見微的功夫。
這種光學折射原理。
這種嘆為觀止的疊影工藝。
這種上彩的神技。
這種動態效果。
竟然全在一顆小小的九孔琉璃珠子里,得到展現。
別說戰國時期。
就算以現代的科技去復刻,恐怕也做不到這種工藝和技術了。
所以無論是從技藝,科學性,還是工藝手法,又或是神秘的材料秘鈦等等,這顆九孔琉璃秘鈦珠,都是要超過那頂明萬歷年間的萬工轎。
但是。
當林老希望他出手相助之時,楊辰卻是猶豫的。
因為這顆珠子隱藏的秘密,實在有點過于逆天,如果他拿出來展示之后,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轉念一想。
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自已才知道,投射出來的圖案,其實是一副藏寶圖。
畢竟。
如果只是普通的光源打入特定的孔洞,經過九折之后,投射出來的藏寶圖,是殘缺不全,丟失了關鍵信息的。
楊辰嘗試過。
根據系統的指導。
用了一支強光手電,通過一塊放大鏡聚焦光源。
然后以特殊的角度,將這道光源,打入九孔琉璃珠的一個特定的孔洞。
一開始。
即便有字幕系統的指導。
因為角度的問題。
聚焦光源經過光滑的孔壁之后,并沒有產生九折的現像。
就更別談將影像投影而出。
經過多次的嘗試。
他終于成功了。
而九折投影出來的影像圖案,一眼看去,竟然和戰國名畫人物御龍圖,一模一樣,不差分毫。
系統鑒定。
投影出來的圖案,應該是一副藏寶圖。
雖然缺少配套的戰國透光鑒。
如果使用其它光源,投影出來藏寶圖,應該是殘缺不全,丟失關鍵信息的。
但楊辰萬萬沒想到。
即便沒有使用配套的戰國透光鑒,最后九次折射而出的影像圖案,竟然是一副畫。
而且還是一副彩色的畫。
這副畫,一開始,楊辰也不知道是什么。
啟動系統讀取之后才得知。
人物御龍圖,是70年代出土于楚南星沙子彈庫楚墓一號墓穴的一幅絹本水墨淡設色畫作。
又叫帛畫。
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與棺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