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開始通知空乘人員,指揮所乘客,做好防撞準備。
比如脫掉高跟鞋。
記好緊急出口位置。
彎腰,將雙手放到膝蓋后,保持低頭的姿態。
因為是在水面迫降,大家都要穿好標配的救生衣,不要慌亂入水,離開飛機后,盡可能的待在飛機兩翼,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等等諸如此類。
“機長,我是飛行專家”
“我有一個迫降方法,能達到90的成功率”
眼見機長操控飛機下降高度,開始在水庫上空盤旋,準備姿態入水迫降,駕駛艙的氣氛緊張到空氣似乎都凝固的狀態。
這時。
楊辰大聲叫道。
“請說”
機長沒有回頭。
專心操控著。
聞言。
楊辰馬上把字幕系統的提示,復述了一遍。
“第一,請把滑行迫降速度,保持在200公里以下。”
“第二,在入水之前,以仰角45度機尾先行接觸,然后再機腹著力,最后左側翼平衡的姿態迫降水面。”
“第三,現在是夏天,氣溫很高,成功迫降后,可以通過汽艇,有序安排乘客轉移。”
此話一出,機長便是眼睛一亮。
不過很快。
眉頭便深深皺了起來。
眼睛一亮。
是因為楊辰的表述十分專業。
很顯然。
這不是普通人,至少不是對航空知識半知不解的小白,所能表述出來的。
而深深皺起了眉頭,是因為楊辰要求的入水姿態和數據。
控制速度200公里以下。
仰角45度入水。
機尾先行接觸。
然后機腹,左側翼
在飛機失去動力之后,操控飛機就比較困難了。
很難做到那么精準。
另外。
培訓手冊,和慣用應對迫降的方法,一般都是機腹著陸,通過機腹大面積的與地面或水面接觸,產生磨擦力,來停止飛機。
機尾先行著陸
不是沒有。
但少之又少。
且成功的案例就更少了。
“專家同志,我必須告訴伱,第一,因為失去動力,我只能盡力操控飛機,不能保證精準度。”
“第二,你能否解釋一下,你那套仰角45度機尾先行接觸的迫降方案嗎”
駕駛艙。
正在操控飛機盤旋,調整迫降姿度的機長大聲說道。
聽到機長的話。
楊辰沒法解釋。
略一思索,便是同樣大聲回道“機長同意,請盡量保證精準度,每精準一分,我們迫降的成功率就多一分。”
“至于我的迫降方案,現在沒辦法跟你解釋。”
說到這里。
楊辰大聲提示道“如果不是我,第一個迫降方案,我們可能就已經結束了。”
“現在,第二個迫降場所,也是我的提議。”
“所以,如果相信我,你就按我說的做”
“否則。”
“結果只有四個字”
這四個字,楊辰沒有說。
但駕駛艙的正副機長,都知道是哪四個字。
飛機失去動力,操控起來,沒辦法保證精準度,全靠駕駛員的經驗和心理素質。
否則。
這個生死悠關的時候,楊辰不介意拿把刀架在他的脖子,讓他不要廢話,一切按自己說的辦就行。
“機長,請你盡快做決斷”
這時。
飛機盤旋的高度越來越低。
波光嶙峋的水面,也越來越清晰。
是時候調整入水姿態,設定滑行軌道的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