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寶府之內,混沌氣流如億萬蛟龍翻騰盤繞,浩蕩無邊,繚繞于中央那株巍峨道樹周遭。此樹高不知幾萬丈,枝干如撐天之柱,通體流轉混沌神光,每一片葉皆似一方微縮天地,每一道紋皆如大道銘文,玄奧莫測。
李牧盤坐于虛空之上,身形不動如山,眉心一點神光內斂,周身道韻與混沌道樹渾然相融,仿佛他本就是道樹的一部分,又似道樹因他而生。
一呼一吸之間,天地共鳴,混沌翻涌,混沌氣海隨李牧的心念而動。
道樹主干之上,暗紅紋路如血脈般蜿蜒游走,與混沌道則交織成網,汩汩搏動,吞納幽冥血界殘存的本源之力。那本源之力雖已殘破不堪,卻仍蘊含一絲輪回真意,被道樹緩緩煉化,化作滋養生死道果的養分。
枝頭之上,兩枚道果雛形初顯,一左一右,遙相呼應。
左首那枚,瑩白如玉,溫潤生輝,光華流轉之際,枯寂虛空竟有綠意悄然萌發,恍若春風化雨,萬物復蘇。此乃“生之道果”,蘊藏無盡生機,可令死地復榮,枯骨生肌,乃至逆轉生死,重塑輪回。
右首那枚,則幽邃如淵,沉寂無波,墨色光暈所過之處,連混沌氣流亦為之凝滯,似天地終焉,萬靈歸寂。此乃“死之道果”,執掌寂滅之權,可令萬物歸塵,神魂俱滅,乃至斬斷因果,斷絕輪回。
二者氣息相濟,生滅輪轉,無始無終,自成玄妙之衡。此等道果,非尋常修士所能孕育,唯有參悟生死真意、貫通混沌本源者,方有資格凝結。而李牧,正是此道之主。
李牧十指輕拂,如撫天弦,引動混沌道則細細雕琢一枚龍眼大小的血魄源晶。
晶內,血海翻涌,萬魂嘶嘯,怨念如潮。然,在李牧指尖道韻的引導下,那些扭曲的輪回道則被一寸寸剝離,轉而烙印上混沌意境;一縷縷血色戾氣化作青煙消散,幽冥血界深處便有一處輪回節點悄然易主,歸入混沌大道統御。
道樹根系如億萬觸須,深扎血界廢墟,貪婪汲取殘存血煞本源與那一絲輪回生機,根系所過之處,干涸血海龜裂崩解,破碎大地化為塵灰,殘存怨念如雪遇陽,無聲消融。混沌道樹,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將幽冥血界納入自身道域之中。
……
界域戰場之上,萬象歸真大陣光華沖霄,如天幕垂落,籠罩萬里荒原。
明月銀甲覆霜,靜立陣眼,金瞳冷冽如刀,掃視八荒。十萬破血神傀如林列陣,協同仙朝修士共催大陣。混沌灰蒙陣光如潮漫卷,所至之處,赤土褪色,骸骨成灰,殘魂戾氣盡被滌蕩,反哺出稀薄卻澄澈的靈氣。
天際那輪黯淡血月,色澤漸褪,恍若沉疴初愈,透出一絲久違清明。
蕭驚天玄甲染塵,調度如神。“血獄鎮碑”巍然矗立,寂滅靈晶垂落灰蒙光暈,牢牢鎮壓核心裂洞。陣法師穿梭碑林之間,修補陣紋,強壓躁動混沌亂流。仙朝艦隊巡弋九天,灑下清輝,輔以凈化殘余血煞。
經此鏖戰,幽冥血界滿目瘡痍,混亂死寂之氣已去十之七八,天地間竟透出一絲久違清明。
……
正當界域氣象漸穩,一縷極隱晦的波動,自血界最幽邃深處悄然彌散。
初時微弱,如遠古心跳,沉緩而有力,穿透重重廢墟,掠過萬象歸真大陣光幕,叩擊混沌寶府外壁。
端坐道樹之下的李牧,眉峰微蹙。大道本源深處,竟生出一絲微妙共鳴——那波動之中,竟蘊藏一縷精純至極、蒼茫古老的生死道韻,與正在凝結的生死道果隱隱呼應,又夾雜著難以言喻的滯澀……與一種深不見底的饑渴。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