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香江許多媒體工作者在一臉懵逼的狀況下被喊回去加班,許多原本已經在印刷廠加班加點印刷的報紙,也直接全部報廢。
因為所有的報社負責人都知道,如果他們的報紙不加上這兩單交易的新聞,哪怕印刷出來也賣不了多少份。
雖然沒有經過采訪,但不管是匯灃銀行、天元投資公司還是環球航運集團,他們發出來的公告,都將具體的交易信息寫得比較清楚。
所有這也難不倒他們,很快,各種各樣的夸張標題便出現在各報社主編面前。
這一晚,注定是一個讓所有媒體人都徹夜難眠的夜晚。
這一次的消息,比之前天元投資公司單獨搞出來的消息更為火爆得多。
和之前一樣的是,這次的最大主角,依然是天元投資公司。
第二天早上,所有的市民才發現,今天的早上似乎和以往不一樣。
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聊著新聞報紙上的消息。
完全不知道什么事的,走幾步買下一份報紙,便很快知道事情的經過。
天元收購和黃、環球收購九龍倉的消息,令香江的股市也跟著一片沸騰。
各大媒體報社紛紛發表評論,形容此舉是“蛇吞大象”、“石破天驚”、“有如投下大炸彈”。
東方日報的文章指出
天元公司放棄九龍倉,而取和記黃埔,顯示了天元公司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
首先,歷史上,九龍倉一直是置地的聯營公司,與置地是怡和集團的兩大主力,收購九龍倉,必將遭到大股東怡和的全力反擊。
而和記黃埔自祁德尊黯然辭職后,已經缺少家族性的大股東,其股權分散在眾多股民手中,收購和記黃埔,將不會遭到家族性大股東的頑強抵抗,戰情將平和得多,付出的代價也較小。
受上次獨家報道的影響,東方日報對天元的吹捧非常的賣力。
不過如果有心人仔細調研的話東方日報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搞九龍倉,必定是要和怡和集團正面杠,但是目前的香江華商中,也暫時唯有包船王這樣的超級富豪能夠正面和怡和杠,而且包船王還背靠著匯灃銀行,更是完全不用怕怡和。
而蘇城的所有實力沒有暴露出來,大家都不清楚他真正的實力,認真調查,也只是調查出掌握著蘇氏集團和23的九龍倉股票,諸如暗中收購和黃股份這些消息,完全不清楚,別說是媒體人了,哪怕是匯灃銀行,也對此完全不知道。
更多的媒體,是在吹捧著華商的崛起。
畢竟這一次之后,九龍倉和和記黃埔這兩大洋行的大股東,都已經從英資變為了華資,雖然暫時來說不代表他們就能夠掌控九龍倉和和記黃埔,但是這也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了。
天元大廈,來了超多的記者媒體,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對公司的負責人進行采訪。
不過,在沒有經過蘇城授權的情況下,張啟正是不會對媒體們透露什么消息的,所以他選擇了不接受采訪。
在安保人員的制止下,我們連進天元大廈一步都做不到,最后也唯有放棄了。
當然,有些記者潛伏在大廈的外面,希望能夠在張啟正出來的時候能夠采訪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