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蘇城手中掌握的可用資金,已經達到了9400萬英鎊。
兌換成港幣,那就是846億港幣。
這絕對是一筆超級巨款,為此他還特意存多了幾個銀行去。
看著手中的資金越來越龐大,蘇城覺得,自己是時候搞個銀行了,否則的話,存在別的銀行里,幾乎沒有隱私可言。
回到蘇氏集團21樓,蘇城躺在露臺的躺椅上,開始問起了小艾“幫我介紹一下目前香江銀行業的大概情況。”
很快,蘇城便對這個時代的香江銀行業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60、70年代,香江金融業崛起,除了老牌銀行外,更是誕生了許多新銀行,最巔峰的時候,持牌銀行高達86家。
只是,在1965年的銀行危機后,政府暫停簽發銀行牌照,持牌銀行的數量也由86家減到了74家。
所以,如今想創建銀行,在香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唯一的辦法,只有收購一家銀行。
目前,在香江主要有8大銀行,分別是匯灃銀行、渣大銀行、恒聲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東方銀行、華僑銀行、冬亞銀行、大新銀行。
匯灃銀行,蘇城不會去考慮。
這家純粹就是一家完完全全的英資銀行,股東遍布全球,內部復雜,想控制它基本是不可能。
恒聲銀行,目前也是由匯豐銀行間接控股,擁有的股權達到6214,基本上也是不可能,可以ass掉。
至于渣大銀行,總部就在英國倫敦,也是完完全全英資銀行,在沒有遇到危機的情況下,想控制它也是不可能的事。
而東方銀行,作為最早的香江銀行,也是屬于英資銀行,如今更是早已經被匯灃銀行收購。
剩下的幾家,雖然是華資銀行,但是目前都發展得不出,沒有意外的話,想收購他們,必定需要花不小的代價,這種情況,就很沒必要了。
好吧,主要銀行都不需要考慮。
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直接控制一家持有銀行牌照的小銀行。
實際上,銀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賺錢,屬于“高桿杠”的金融行業,經營業績容易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
經濟增速下滑時,銀行的壞賬率會持續攀升。
而經濟增速上行時,銀行利潤會持續加快上行。
前世,李加誠作為多年的首富,這么有錢為什么都不開銀行呢這些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越有錢的人,越喜歡向銀行借錢,如果自己開家銀行,再找自己銀行借錢,那不就是自己問自己借錢了
不開銀行,意味著可以從別的機構,別的人身上獲得更多的資金。
而蘇城,并沒有這個煩惱,正常情況下,可能他這輩子都不會缺現金,很少會有向銀行貸款的時候。
所以搞個私人銀行很有必要,主要為自己服務即可。
至于將銀行發展起來蘇城暫時并沒有這個想法。
以后實在要將銀行發展起來,可以讓自己的私人銀行去控股一家銀行,再去發展那家銀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