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蘇先生對我很了解嗎”韋理有些驚訝地說道。
“當然,韋主席的事跡,我還是聽說過了,在香江的商界,你可是被商界許多大佬稱為“公司醫生”,由此可見,你的實力是大家公認的。”蘇城笑道。
聽到蘇城的話,韋理表面雖然沒什么變化,實際上內心還是非常開心的。
1932年出生的韋理,如今也不過是只有46歲,正值中年。
“正好蘇先生和張先生第一次來我們和記黃埔總部,那我便帶你們參觀一下我們的總部大廈吧。”韋理站起來,主動說道。
“那就麻煩韋主席了。”蘇城點了點頭,他也想了解一下如今的和記黃埔。
兩人跟著韋理,從大廈的5樓開始,參觀起集團的主要部門。
一路上,許多員工都好奇地看著自家boos帶著兩位華人一邊參觀一邊介紹,頓時大概就知道兩人的身份了。
和記黃埔作為英資企業,里面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以洋人為主,在以華人為主的香江,這里的華人員工反而不多。
天元公司收購和記黃埔的股票這件事在香江鬧得那是沸沸揚揚的,他們作為公司的員工,自然是非常了解。
“和記集團實際上原本屬下一共擁有315家公司,但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其中最嚴重的是印尼和新嘉坡的投資,其它大部分海外公司情況也都欠佳,所以在我上任之后,便將許多虧損的子公司解散或者出售了,最后只剩下180家子公司,這讓和記集團很快就有了喘氣的時間,之后我再增持屈臣氏和黃埔船塢這兩家優質公司的股權,使這兩家聯營公司轉化為和記集團的附屬公司,后來,我和記集團與黃埔船塢合并,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和記黃埔集團。”
一路上,韋理一邊帶著蘇城兩人參觀,一邊簡單介紹起和記黃埔這兩三年的歷史。
雖然韋理說得非常簡單,但是蘇城知道,這些可不是一般職業經理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位和記黃埔目前的大班,是位少有的人才。
他心中突然有了將韋理收為己用的想法。
實際上,就在剛剛,他已經找小艾了解過韋理的資料了。
早年的韋理,和光頭強一個職業,只是一名伐木工人。
1951年,年僅19歲的韋理來到了大馬,在一家汽車經銷公司任職,并且從工程師一路升職為經理。
1964年,韋理應邀前來香江,主持夏巴汽車公司,3年后將該公司發展成龐大企業集團。
1973年,韋理再次應邀接管快要破產的信昌企業,很快便將該公司轉虧為盈。
他的職業生涯不復雜,卻非常的驚艷,也因此,韋理開始在香江企業界嶄露頭角,成為“企業奇才”。
這也是為何在1975年的時候韋理會被沈弼邀請到和記國際的原因。
這,真的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商業奇才,他幾乎沒有失敗的戰績。
雖然蘇城知道,在另外的平行世界中,被李加誠掌控的和記黃埔,有著數位非常不錯的高管,其中又以馬世明、霍健寧兩人最為出名。
但實際上,霍健寧如今還是個年輕人,根本沒有什么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