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難道要把九龍倉的股票賣了”蘇城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蘇先生你誤解了,我并不是這個意思,是這樣的,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怡和在發現不能繼續控股九龍倉之后,勢必會想辦法將九龍倉的股票拋售,因為沈弼先生已經和我說了,怡和洋行最近以代價高昂的利息向英國那邊的銀行貸了一筆錢,用以與我競爭九龍倉。
如今,他們在九龍倉競爭上注定是失敗了,想要繼續競爭,唯有通過發行新股集資,可這樣又擔心重蹈九龍倉之覆轍,造成股價偏低,令華資大亨轉而打怡和或置地的主意。
所以,怡和洋行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將九龍倉的股票拋售,但是像九龍倉現在這種情況,很難找得到人接盤。
而我,最近在資金上也動用了太多,已經無力收購怡和洋行掌握的股票,這樣的情況,只能尋找一位合作伙伴,所以我希望蘇先生能夠接手九龍倉的股票。”
包船王詳細地和蘇城解釋起來。
蘇城也聽明白了,九龍倉當初本身就屬于怡和置地的子公司,只是當時認為沒人和他們搶九龍倉,所以為了錢,一直發行新股集資,導致他們手中的股票份額越來越少,最終居然只剩下10左右,這樣的情況,怎能讓人不趁虛而入呢
所以,怡和便徹底地失去了九龍倉。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怡和洋行如今就是這種心態。
所以,他們肯定會想辦法將無法控股的九龍倉股票拋掉,因為這里占用的資金太多了,多到會影響他們的資金周轉。
而包船王在發現無法抽出資金來收購這部分股票時,自然不希望這部分股票隨意被其他人買去,最好是有一個能力強的合作伙伴,這樣對九龍倉以后的發展也有利。
正常來講,匯灃銀行自然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可惜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作為銀行業的匯灃集團,根本不會去收購這些股權。
所以,只能找其他人了。
正好,蘇城便成了他心目中有能力的人,也成了他的理想合作伙伴。
畢竟,整個香江誰敢說蘇城沒有能力
沒有能力能年紀輕輕擁有這么龐大的資產
沒有能力能夠把九龍倉和和記黃埔玩得團團轉
沒有能力能當上和記黃埔的大班
沒有能力能夠拿出近百億購買原油
當然,這時候的包船王,也已經知道了蘇城之所以有那么多資金購買原油,有50億是向匯灃銀行貸款的。
雖說包船王覺得蘇城冒然地收購這么多原油,是非常不理智的,但是并沒有妨礙他欣賞蘇城的為人。
當初他也年輕過,認定的事情,不管誰勸都沒用,正因為如此,他成功地贏下了一場場商戰,最終走到今天,成為風光無比的香江首富,世界第一船王。
蘇城如今不正是如此嗎據他了解,除了這次的原油收購,在此之前,蘇城從來沒有在商場上虧過錢,每次的計劃都能夠使他的資產翻倍。
大肆采購原油這舉動他不看好,不代表他因此不看好蘇城這個人。
所以,經過考慮,他便想邀請蘇城到時候可以接手怡和手中的九龍倉股票,成為九龍倉的第二大股東。
“怡和如今掌握多少九龍倉的股票”蘇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