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完成,各國代表也不多留,紛紛乘坐最近的航班,直飛回自己國家去。
他們回到國內之后,消息自然不會藏著掖著,直接找上他們國內最大的媒體爆料起來。
畢竟,這些可都是政績。
能源國家靠的就是賣能源,原油賣出去,國庫才會更加的富有。
蘇城和他們簽合同,也沒有說要特別保密之類的,只是在價格方面,不能向外界透露而已,但是采購的量,就沒有特別去限制了。
因為他知道,采購量保密毫無意義。
后期,他還要售賣這些原油呢。
現在讓大家知道他手中囤有這么多原油,簡直就是個免費廣告,為什么要保密呢
很快,這些國家的貿易負責人便上了當地最大電視新聞采訪。
科威特國家電視臺“我國成功售賣出一單總量為1400萬桶的原油生意,買家來自香江神秘富豪蘇城。”
阿聯酋阿布扎比電視臺“來自香江的買家與我國達成一筆1500萬桶的原油生意。”
巴西環球電視臺“來自地球另一邊的香江,一位神秘富豪與我國最大原油生產國有企業達成合作,采購一筆2800萬桶原油,目前合同已經順利簽約。”
隨著一個個國家級電視臺的報道播出去,報刊媒體也關注起這些新聞。
這每一筆合同,足矣令他們感嘆不已。
比如科威特,上一年的原油生產總量,不過是718億桶而已,這可是一整年的生產量,而此次就達成了1400萬桶,科威特雖然國土面積小,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原油生產大國。
文萊,去年的原油產量不過是5000萬桶而已,這次交易直接達成了800萬桶的量,相對于他們國家差不多兩個月的產量。
蘇城的新聞之所以如此出眾,除了采購量多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個人的身份。
因為,一些國家的原油采購量會更為龐大。
蘇城當然無法和一個大國的采購量相比,但這次的交易,可不是國家為買家,而是個人為買家。
天問石油公司,更是一家只創建了不到一個月的企業。
一個名氣不大的富豪,大批量采購原油,這樣的新聞自然會引起眾多媒體的好奇與關注。
很快,國際知名媒體英國bbc便統計出了蘇城的采購總量。
在科威特訂購原油1400萬桶;在阿聯酋訂購原油1500萬桶;在伊拉克訂購原油3200萬桶;在楓葉國訂購原油3400萬桶;在文萊訂購原油800萬桶;在阿曼訂購原油1300萬桶;在英國訂購原油2600萬桶;在巴西訂購原油2800萬桶;共計訂購17億桶原油
這一數量一出,很快便在全世界主流媒體里傳了個遍。
17億桶原油,這是什么概念
1978年,原油價格穩定在12513美元每桶上下浮動。
也就是說,蘇城這位在國際上名氣不大的商人,這次居然訂了價值超過21億美元的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