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沒有人是不關注時事,畢竟這可是會影響到他們判斷到底要買還是要賣,到底是要買哪些股票。
當蘇城走進證券交易所,此時交易所里面,幾乎寸步難行,哪怕是交易所招來了不少保安,也不管用,股民們實在是太熱情了。
“還好我們提前租下了包廂。”張啟正感慨道。
蘇城在保鏢們的團團圍住下,好不容易終于擠到了包廂的位置。
所有人進了包廂后,都松了口氣。
“今天的任務很簡單,留幾位給我關注7家石油公司的漲幅,剩下的都給我盯著英特爾的股票來收,凡是低于昨天收市股價的,都給我吸入,最多給我控制在25以內吧,注意點別給我把它的股價整上去了”蘇城直接說道。
英特爾,在這個時代的科技股中,絕對是一個“超靚”股。
從1978年到1980年這短短的兩年時間里,英特爾的股價指數直接從700點左右直接飆升到3000點,這可是超過4倍的漲幅。
要知道,70年代的科技股整體可是跑輸市場整體的。
70年代里,漂亮國的大市值信息技術公司表現都不好,除了ib等少數公司以外,大多數被歸類為信息技術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和黑色家電領域,ib公司、柯達公司、施樂公司這些耳熟能詳的公司在70年代股價表現都大幅跑輸市場整體。
相比之下,英特爾簡直就是一枝獨秀,成為收益率表現最好的科技板塊公司。
其實,蘇城收購它,可不是為了這4倍的漲幅。
將它的股票收購之后,他完全沒有打算在短期內出售,哪怕是兩年后漲了4倍,也不打算出售。
兩年時間,賺那幾千萬美元,蘇城完全看不上。
如今,英特爾正處于低谷,市值不過是三千多萬美元而已,蘇城甚至能夠直接收購它。
不過,他可沒打算直接將英特爾收為己有,因為這樣就完全干擾了它的正常發展。
暗中掌握的股票,也不宜太多,25的股票,如果不是分多個賬戶去持有,都容易生事。
很難相信,在1999年市值達到5000億美元的英特爾,此時總市值才三千多萬。
所以,蘇城持有它,就是為了個長期投資,并且不去干涉它的任何發展。
如果干涉了,未來英特爾的發展,就肯定會被跑偏,到時候成什么樣,誰都不知道。
所以,以多個賬戶控制25左右的股票,不去干涉它的任何發展,是最好的選擇。
從三千多萬美元漲到5000億美元,那可是一萬多倍的漲幅,這筆投資有多劃算就多劃算。
20年的時間,花個八百多萬美元左右,去掌握英特爾25股票,簡直是太值了。
20年之后,這800多萬美元的投入,將會變成1250億美元。
至于后世赫赫有名的蘋果公司、orace公司等,此時還沒上市呢,蘇城也懶得去關注。
對于蘇城的安排,張啟正完全服從。
雖然他覺得,要這么多位操盤精英去搞一家總市值三千多萬美元的上市公司,有些小題大做,但是他不會去多說,照做就行了。
老板的決策,認識五年時間,張啟正發現,幾乎沒有錯過。
此前被許多人議論甚至是嘲笑的購買原油事件,此時在隨時爆發的石油危機里,顯得是那么的英明。
很快,他便安排好人手,開始今天的工作了。
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家市值將近3500萬美元的漂亮國科技新秀,被人盯上了。
就仿佛一家士多店,被一位億萬富翁盯上了一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