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員工們的問好,蘇城每一位都是親切地回應。
在普通員工面前,他一向都是顯得比較好說話,并沒有領導那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
在園區里轉了一圈之后,蘇城便告別了李奕輝。
他還有事情沒有跟李奕輝說,比如關于兩伊戰爭的準備。
這個年代的伊拉克國富兵強,積極謀求海灣地區的霸權。
波斯的內戰,讓伊拉克企圖趁霍梅尼政權立足未穩之際對其進行打擊,以消除所面臨的威脅并徹底解決邊界爭端。
不過,兩伊戰爭要到1980年的9月才正式爆發,現在是1979年的3月,時間還遠得很,并不需要做太早準備,沒有那個必要。
波斯的內亂,導致歐美地區的油企損失嚴重,為了挽回損失,這些歐美地區油企肯定是不希望油價大跌的。
因此,這兩年的油價,將會一直保持著中高位置。
而波斯內亂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肯定是迅速恢復國內的正常運轉,石油開采過段時間應該也會正常化。
波斯這種操作,算是徹底得罪了許多油企,到時候,波斯的石油日采量哪怕恢復到正常,他們的油也不一定能像內戰前那樣,正常出售。
國際油價本身就是虛高的,等波斯正常供應之后,國際石油供應便也恢復正常供應了,到時候,波斯說不定就為售油的事情而發愁。
到時候,蘇城會再出手,讓李奕輝這邊聯系波斯那邊進行談判,將油價壓低,最好將價格壓到20美元以下,然后如同去年一樣,儲備足夠的原油。
波斯內戰,只是導致波斯一個國家的原油供應中斷而已。
而如果等到兩伊戰爭開始,那時候就是波斯和伊拉克兩國的原油供應直線減少,那時候,才是第二次石油危機里最缺油的時候。
所以,從里面嘗到甜頭的蘇城,不可能錯過這一次機會。
最好的時機是今年年尾到明年初,就要做好儲存原油的準備,如果有可能,蘇城希望這一次儲存更多的原油。
因為他知道,兩伊戰爭將會是一場長達幾年的戰爭。
接下來幾年,全球都進入一個缺油的時代。
兩個國家都是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以及出口國,它們之間的戰爭不僅僅給各自帶來嚴重的損失,也給全球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兩伊戰爭最后的結果可以說是兩敗俱傷,在戰爭期間的巨額軍費支出,不僅僅耗盡了國內的儲備,還積累了大量的外債。
雙方在戰爭期間面臨生產和生活困境,導致對石油出口的依賴遭受了嚴重打擊。
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每天出口石油量在350萬桶,然而兩伊戰爭開始后,每天的石油出口量劇減至60萬桶左右,約為戰爭前的61。
而波斯這個此前排名世界第二的石油出口國,就更慘了。
因此,不管蘇城接下來囤多少油,都注定不愁賣不出去。
全球油荒,可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這是后話,現在還不需要準備太早。
蘇城離開屯門之后,便直接回蘇家別墅去了。
3月18號,東方報業公司正式在東方日報上登刊對外宣布,公司的名字將由現在的名字改為東方傳媒集團。
改名為東方傳媒集團之后,陳知白將擔任集團ceo,而蘇城作為老板,將擔任集團董事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