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新聞,首富蘇城豪擲數十億收購聯邦大廈、國際大廈、置地貨運碼頭等物業”
“英資洋行再次拋售物業,蘇城成為最大贏家”
隨著幾單大生意的達成,東方日報、俠義新聞報趁著其它媒體還不知道消息的時候,一篇篇內幕文章被公布了出來。
與蘇城達成交易的,基本都是上市企業,這些企業在完成交易的時候,都會將交易情況公布的,就算他想隱瞞,也基本不可能。
所以,還不如最大利用化,讓自有媒體去公布這些消息,也能為它們帶來足夠的熱度。
果不其然,東方日報和俠義新聞報等自家媒體在最新一期的報紙上發表這些文章之后,銷量也開始大幅度增長。
而香江的街頭巷尾,市民們也開始議論起來。
對于蘇城購買這些大物業,普通老百姓還是喜聞樂見的。
畢竟,原本這些物業都是屬于洋人旗下的產業,如今被蘇城收購,那就變成了華人的產業了,民族自豪感瞬間拉滿。
蘇城這邊也只是以自己的身份購買了幾個大物業,對香江的整體地產行情影響并不大。
天啟物業公司那邊,談判組用的也不是蘇城的名義來收購,因此除了被媒體公布的這些物業,其它正在談的,那些業主并不知道蘇城這位世界首富正在大肆購買香江物業,否則還不一定能夠輕易拿下,那樣直接會改變香江地產業的市場行情。
連世界首富都看好香江未來的地產行情,那還怕什么
這些,等天啟物業公司那邊基本搞定之后,便可以公布了,目前暫時不適宜公布,如此會打亂談判組的工作,從而讓談判難度增加。
一天后,怡和、置地的中環那塊地皮、上環置地貨運碼頭、會德豐集團的聯邦大廈、國際大廈都順利與天啟物業公司這邊對接完成。
而蘇城也很爽快,該付的資金,也直接付給他們。
接下來,蘇城又是一個個地去上門拜訪北極洋集團、太古洋行等企業的負責人。
他的速度很快,一個星期之后,8家開價過億港元以上的物業全部被蘇城談了下來,并且順利過戶,天啟物業公司也順利接管這些物業。
戰績嘛,也非常不錯。
原本,這8家過億物業的總價值達到6957億港元,被蘇城提著大刀亂砍一番,最終節省了978億港元。
也就是說,這8家物業,蘇城最終支出了5979億元,足足節約了1406的資金。
之所以能省下將近十億港元的資金,天和保鏢公司那邊的情報部門可謂是功不可沒。
有著情報部門的資料,這些業主面臨著什么困境、什么缺點蘇城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此一來,蘇城每次砍刀,都能夠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