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路政署那位官員之外,現場來了12位商界大佬。
其中,英資財團的大佬,就占據了10位,而華資財團的人,就只有蘇城和包船王兩人。
雖然,這個年代,不少華資財團也逐漸走上臺面,但是很顯然,這些英資財團對華資財團的人終歸有些排斥,有些利益不愿意與華資大佬們分享。
而蘇城和包船王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得到了這些英資財團的人以及政府那邊的認可,所以才喊他們過來而已。
當初,在大家不看好的情況下,包船王投資了紅磡海底隧道,結果開通至今已經有六年多的時間,每年都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自然都被這些英資財團大佬看在眼里。
因此,得知建設東區海底隧道的事情被批準了之后,這些人自然都想分一杯羹。
“在座的,都是熟人了,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今天這事情,原本應該由總督先生給大家召開比較合適的,不過最近總督先生在工作上比較忙,所以這次的會議,便由我來負責給大家召開。
會議的主要事情有兩個一是東區海底隧道公司的成立,二是確定入股比例,當然了,主要談的事情就是第二個,目前東區海底隧道項目已經被批準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只要資金到位,工程項目便可以正式開始。
經過初步的評估,我們的這個項目總投資大概需要在15億港元到20億港元之間,初期資金我們就按照15億港元來算,后期不夠再追加,所以現場有12位對這個項目有意的投資者,我們好確定大家希望能夠投資多少,確定下來,并且實繳了之后,我們才能開始對項目進行立項。”
路政署首長也算是第一次見這種大場面了,這在場的十二位,可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
所以,會議開始之后,路政署首長便直接進入了話題,沒有多說其它事情。
對于東區海底隧道這個項目的投資,蘇城說實話就是秉著無所謂的態度來的。
只要項目能建成,什么事情都好說。
哪怕是讓他不投資也行。
因為蘇城知道,東區海底隧道注定不可能像紅磡海底隧道那樣,依然能夠賺得盆滿缽滿,當然了,小賺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回本的時間比較長而已。
畢竟,地理位置就決定了。
但是,在場的除了蘇城之外,其他人不這么認為的啊。
在他們看來,紅磡海底隧道如今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基本都塞車,一條海底隧道遠遠滿足不了香江的需求。
一旦東區海底隧道建成之后,必定能夠分流不少紅磡海底隧道的客流,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香江的汽車保有量每年都在增加,未來香江的汽車只會越來越多。
所以,東區海底隧道建成之后,必定也會賺得盆滿缽滿,這些,就是除了蘇城之外,大家的想法,這其中包括包船王與沈弼。
如果他們知道,東區海底隧道哪怕建成之后,大家還是喜歡走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的客流量,永遠跟不上紅磡海底隧道,大賺不可能,小賺還行,不知道他們是什么心情呢
或許,落差感會很大吧
當然了,蘇城知道是一回事,但是他肯定是不可能說出來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