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總督府簽好合同之后,蘇城還一起與總督伊芝迪坐著總督府的專車,在整個濠江兜了一圈。
他們中途并沒有下車,每到一個地方,蘇城都會將規劃圖與總督伊芝迪商量。
這些,都是已經初步規劃好了,大家也都知道了,只是蘇城與伊芝迪,還是第一次一起考察罷了。
比如,在外港附近,蘇城決定與濠江政府合作,將外港的規模擴大,讓外港承接客運量更大。
在濠江半島這邊,由于沒有深水港,因此不管是內港還是外港,都不適合做貨運碼頭,這邊只適合做客船碼頭。
整個大堂區,規劃將濠江的博彩業全部集中到這塊地方來,太過于分散,也不利于濠江的博彩業發展,有句話說得好,成行成市,唯有將同行都集中在一起,這個地方的名氣才會大起來。
到了望德堂區,根據規劃這邊要進行舊改,將一大片低矮破舊的房子全部拆除,建設成一個個高層住宅小區,還有一部分的商業大樓區,這樣便能夠容納更多的人,特別是沿著松山附近,可以建設高檔小區。
在圣安多尼堂區,這邊同樣要舊改,規劃將這里規劃為商務區,類似于香江的中環,雖然濠江肯定難以造出一個中環這樣的cbd來,但是規模小點也可以。
而在花地瑪堂區,這邊則以商貿區為主,北邊,就是一個超過十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就如香江一樣,濠江同樣要在這么大的市場里分一杯羹。
風順堂區,因為比較早開發,這邊繁華地帶基本難以改變,再加上東北部擁有總督府,政府合署,市政廳等,蘇城不宜對這邊大刀闊斧地去改變,所以可以將這邊進行舊改不拆遷,比如房子外墻翻新、道路加寬等等。
汽車順著澳氹大橋來到了氹仔島這邊,這邊人口并不少,北部地區中央建設了好幾個新式小區,至于中南部,平原地帶擠滿了各個漁村、簡易房屋、破舊工廠、鐵皮倉庫等等,環境相比濠江半島來講更為惡劣。
這邊除了北邊已經被建成住宅小區的地方之外,其余基本都要進行拆遷。
拆遷之后,這邊未來將會建設多個科技產業園、工業園區,這邊將會成為濠江的經濟開發區。
在東部海面上,未來適合通過填海造陸建設機場。
在路環島東北部的地區,可以在聯生貨柜碼頭的基礎上,擴建一個大型深水港貨運碼頭。
隨著這邊的制造業發展起來,未來的出口量肯定會不斷增長,所以必須有大型深水港碼頭,否則貨物都運不出去談何發展制造業出口呢
如今的聯生貨柜碼頭,規模還是太小了。
目前,氹仔島與路環島之間,尚未連成一片,中間還隔著一片大海。
但是,根據規劃,未來這里將會形成一片填海新陸地,這樣可使用的地方將會大大增多。
路環島并沒有多少平地,主要以山體為主,所以路環島那邊可發展的空間不大,暫時以貨運碼頭以及貨運倉庫為主。
等未來通過填海造陸,讓氹仔島與路環島兩個大島相連,便可以適當地開發路環島了。
而在兩島的陸地相連之前,可以在兩島之間建設堤壩式大橋,這樣既可以縮短建橋時間,建造成本又會很低。
按照兩邊的距離以及海水的深度,這條堤壩大橋最多不需要半年的時間,便能夠建成通車,并且成本不需要太高。
濠江就這么大,想要獲取更多的使用土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斷填海造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