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時間悄悄地來到了6月12號,《十二生肖》正式上映一個月的時間。
而統計的票房數據,也令人震驚不已。
僅僅是香江的電影票房,就獲得了5203萬港元,濠江那邊,也獲得了兩百多萬港幣的好成績。
在灣灣,這部電影更是大大地受到了歡迎,兩岸同祖同文,對于這些,他們也是深有感觸。
最終,灣灣一整個月的票房,換算成港元之后,居然達到了1.32億港元。
由此可見,灣灣的市場要比香江大得多了。
不過這也正常,香江才這么點大,雖然人口已經高達700萬人口,可與灣灣相比,在人口方面還是處于劣勢,畢竟灣灣此時可是已經擁有將近2000萬人口了。
再加上灣灣如今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候,發展速度不比香江差多少,大家的經濟條件都好,自然票房也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在南洋的新嘉坡、大馬等地,也獲得了非常漂亮的成績。
相比灣灣,南洋的人口更多,而且多得離譜,足足是灣灣的十幾倍。
不過,觀眾主要還是以華人去看為主,所以最終南洋獲得的票房,也有2.85億港元.
僅僅是這些地方,依靠這部電影,就大賺特賺了。
更不用說還有歐美地區市場以及東瀛市場。
陳龍如今在歐美地區也有著很高的聲譽,影響力不輸以前的李小龍,被西方媒體稱之為“功夫之王”,乃是大名鼎鼎的國際功夫影星。
因此,他拍攝的這部電影,在歐美的確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
雖然因為背景故事的原因,歐美地區的觀眾對于《十二生肖》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些觀眾認為電影情節緊湊、動作場面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而有些觀眾則認為電影說教意味過重,缺乏新意。
不過,無論如何,陳龍在電影中展現的敬業精神和對動作片的熱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也不妨礙它在海外大賺特賺。
最終,北美市場獲得了5500萬美元的不錯成績,歐洲也獲得了4600萬美元的不錯成績,東瀛那邊,最終票房與灣灣差不多,超過1億港元,畢竟這也是東方文化的故事,歐美不怎么喜歡也很正常。
總之,依靠這部電影,佳藝電影公司也賺得盆滿缽滿,雖然投入也不低,但是與收獲相比,利潤已經非常不錯了。
由于成績太好,最終佳藝電影公司決定將電影播放的時間延期一個月。
而《十二生肖》這部電影的播放,也注定了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這些電影媒體人以各個角度去分析這部電影的成功原因。
為此《東方日報》專門收集了來自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主要評價。
首先,電影的故事情節緊湊且充滿冒險元素,圍繞尋找流失海外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展開,展現了主人公面對各種挑戰和險阻,最終成功找回所有銅像的過程。
這一過程中充滿了驚險和刺激,同時也融入了一些幽默元素,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作為陳龍主演的電影,動作場面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亮點。
陳龍在電影中展現了他標志性的動作設計,包括拳拳到肉、飛檐走壁等經典動作,讓觀眾過足了癮。
此外,電影中還出現了一些高難度的特技動作,這些動作不僅考驗了陳龍的身體素質,也展現了他對于動作片的執著和敬業精神。
演員表現除了陳龍之外,電影中的其他演員也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