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十二生肖》引起許多人的熱議時,這部劇也驚動了內地有關部門的關注。
因為,這部電影對國內而言,就是一個正能量的電影,而且還能很好地宣傳歷史。
影片以尋找失散已久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為主線,通過主人公們的努力和智慧,最終成功保護了這些珍貴的文物,展現了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同時,電影中還融入了團隊合作、勇敢無畏、正義感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因此,從主題和內容來看,《十二生肖》這部電影完全符合正能量電影的定義。
它不僅傳遞了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還通過生動的情節和角色塑造,激發了觀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熱愛。
原本這部電影并沒有在內地播放,因為這個時候的內地市場還是比較小的,電影票1毛錢一張,這點佳藝電影公司還真看不上。
不過,有關部門卻是主動聯系上了佳藝電影公司,內地希望能夠引進這部電影。
對此,佳藝電影公司自然不會拒絕,直接答應了。
而此事,也被蘇城得知了。
得知此事之后,蘇城果斷對佳藝影視集團的總裁梁淑怡說道:“這部電影直接給內地一年的免費播放權吧!”
對他而言,靠這部電影在內地賺個幾百萬人民幣,完全沒有任何必要。
老板的批示,梁淑怡自然不敢拒絕,于是與內地有關部門商量之后,直接將一年免費權授予內地。
蘇城也知道,就算不免費,未來也會出現很多的盜版。
他之所以只給一年,而不是一直免費,也是為這部電影未來的版權保留一點懸念,不讓有些人拿著它去為自己創造利益罷了。
這個時期,由于內地電視機尚未普及,電視機在很多人眼里,還是一種奢侈品,人們主要通過集體觀影的方式觀看電影。
這種觀影方式通常發生在公共場所,如露天電影院、禮堂或社區活動中心。
一塊大的空地坐滿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群,膠片中的畫面通過一臺老式放映機投影在對面的一塊白布上,這便是當時人們的集體觀影記憶。
這種觀影方式不僅具有社交性,還能讓人們共同分享觀影的樂趣和感動。
除了集體觀影和家庭觀影外,80年代還出現了其他觀影場所,如影音廳、錄像廳。
這些場所通常提供多種影視劇供客戶選擇,并逐漸成為年輕人社交和娛樂的重要場所。
所以,這個時期想要靠內地的電影市場賺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蘇城考慮的便是這些,與其賺那點小錢,還不如賣他們一個面子,直接給他們免了,讓他們隨便房。
蘇城也從來沒有想過,靠這部電影發財。
于是,《十二生肖》很快便開始在內地各省市開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