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身影緩緩走入大殿。
少林眾人頓時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來人胡子拉碴,不修邊幅,渾身上下臟兮兮的,要不是那顆锃亮的光頭,乍一看還以為是乞丐討食來了。
“圓真師兄”
“佛子”
蘭若寺眾弟子立即起身相迎。
“這是蘭若寺的佛子”
少林眾弟子目露驚奇,他們很難將來人的形象跟佛子聯系在一起。
而與少林佛子無心一對比,兩者的形象差距就出來了。
“蘭若寺佛子竟是三品境修為,與少林佛子同一境界。”
武安的神識從圓真身上掃過,就探查出了他的修為。
“看來這圓真佛子是蘭若寺這一代的希望,可能只有他能扛起蘭若寺的大旗了。”
但隨即武安細心的發現,當圓真走入大殿時,法海方丈的臉色并不好看。
圓真走到蘭若寺一側,就朝法海行了一禮。
法海突然開口說道,“圓真,誰允許你從后山出來的”
圓真回道“師傅,三月禁閉期已到,弟子自然就從后山出來了。”
法海看著圓真,道了句,“今日過后,再加三月禁閉。”
“是”圓真平聲應道,沒有半句反駁的話。
話音落下,大殿內便陷入了安靜。
少林眾人自然看得出來,蘭若寺方丈與那佛子之間有著不小的矛盾。
空聞隨后開口,打破了安靜的氣氛,“無心,還不快見過圓真佛子。”
無心立即站起身來,雙手合十,朝圓真一禮,“無心見過圓真師兄”
圓真微微頷首,回禮道,“師弟有禮了”
空聞接著說道“無心,既然圓真佛子出面論佛了,那你不妨與他好好交流一番。”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目光頓時一亮。
兩位佛子自然代表了各自的寺院,他們之間的交流論佛,其實也是兩大古寺間的傳承較量。
無形點了點頭,面朝圓真,認真的說道“適才聽師兄所言,“若我為佛,何須守戒””
“無心有一問,敢問師兄如何成佛”
圓真搖了搖頭道,“不悟,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眾生見眾生,佛見佛,你若見佛,你便是佛”
此言一出,眾人皆對圓真所言有所感悟。
“佛即眾生,眾生即佛”
圓真的聲音如同佛音一般,仿佛為眾人打開了另一扇佛門。
無心目光明亮,不受其擾,又問道“師兄,若你為佛,為何不需守戒”
圓真反問道“何為佛道”
“放下一切妄想,斷絕七情六欲,遁入空門,六根清凈,此為佛道乎”
無心不言。
圓真又道“如此佛道,與行尸走肉又有何別”
“吾之佛道,為心中之佛,紅塵業火,焚我凡胎,我等求佛之人,當入紅塵,煉心”
“夠了”
就在這時,法海一聲大喝口打斷了圓真,他的臉上已浮現出慍色,怒聲道“圓真,你入魔了”
圓真不卑不亢,反問道“師傅,何為魔,何為佛”
法海喝道,“來人,將圓真帶去后山,一年之內不得下山”
“是”
就有兩個武僧走上前來帶著圓真走出了大殿。
少林眾人看著這一幕,皆不敢言語。
圓真之論確實有些離譜,遁入佛門自當看破紅塵,遠離塵世,四大皆空,可圓真倒好,竟還鼓勵求佛之人入紅塵煉心,這等辯論怎能不讓法海感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