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首聞所未聞,卻又短小優美的小詩。
若非先生,山野之中,誰能作出這等境界的詩篇
劉備看了看關羽,關羽也忍不住點頭,表示贊同。
劉備信步而出,循著朗誦之聲,追尋而去。
“二哥,追嗎那諸葛先生,跑到哪里去了”
張飛守在院門口,看著大哥劉備往院落后面走去,急忙扯住關羽的衣襟問道。
關羽不說話,擺擺手示意張飛安靜,又指了指側耳前行的劉備。
兩人悄悄跟隨,往茅廬之后走去。
茅廬之后,一片竹林,茂密蔥蘢,只有一條石碶的小路,蜿蜒曲折,可以穿行其中。
劉備放輕了腳步,緩緩前行,越是往前走,讀書聲越是響亮。
曲徑通幽處,豁然開朗
透過竹林,赫然有一座涼棚。
涼棚上青蔓繚繞,青蔓上懸掛著絲瓜、葫蘆、牽牛花等各色花果。
涼棚內,一群六七歲的孩童,正整齊的坐在一條條長凳上,點頭晃腦的跟著節奏朗誦著詩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孩童的面前,一個年輕的書生,手里捏著一支三尺多長的教竿,正指揮著孩子們有節奏的朗讀。
書生的身后,是一張黑色的板子。
板子上面,正是此時孩子們口中所念的詩篇。
雖然短小,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諸葛明正在教習這些兒童,識文斷字。
此時諸葛先生,正凝神注視著底下每一個孩子朗誦詩篇,那張認真持重的臉上,除了英俊之外,更帶著一種慈愛和博愛。
“我本以為臥龍先生是一介書生,善曉軍機,謀算無雙。卻沒想到先生還是個愛民如子,精于農桑的天才。”
關羽站在劉備身后,但他身材魁偉,高出劉備一頭有余,視線絲毫不會受阻。
“這個臥龍先生,也真是的。咱們大哥,誠心誠意的前來拜會他,還帶了如此多的重禮。”
“他非但不沐浴更衣,等待大哥到來,反而在這里舞文弄墨,跟這些小孩子們玩起了過家家”
“難道咱們大哥,還不如這些孩童嗎等我吼他一嗓子,教他知道俺老張的嗓門“
張飛等待了片刻,看那先生翻來覆去的和孩子們朗誦,絲毫沒有要結束的意思,終于按捺不住,不耐煩的說道。
“不可“
“三弟,休要驚擾了先生“
劉備急忙轉身,壓低了嗓子對著張飛說道。
“只是大哥日理萬機,新野縣多少大事等著大哥處理,卻浪費時間在這里聽他胡叨叨”
張飛煩躁的搓著手,不耐煩的說道。
“天大的事,也不如靜待先生教學結束的事大”
“你再敢無禮,我就讓你二哥趕你出去,到臥龍崗外等我們”
劉備怒聲說道,卻又不敢高聲,唯恐驚動了先生,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話鋒一轉,隱隱鄉愁。
劉備感慨萬千。
“先生不但智計高絕,還是個至情至性的人”
關羽丹鳳眼微瞇,也不禁嘆息“我們兄弟三結義,誓同生死,豈非也是至情至性的人”
“先生與我們,不謀而合,若能朝夕相伴,共成大業,真是我等的榮幸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