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智,還有如臥龍孔明的嗎”
四大氏族,盡皆震驚
既然劉備的軍師并非孔明,那么此人,又該是誰
“黃老爺子,昔日劉備三顧茅廬,往臥龍崗而去,我的眼線,可是親眼目睹過的,如今想要抵賴,可不能夠”
張允看了看蔡瑁,得到默許之后,終于站了出來,冷笑著說道。
“臥龍崗上人可多得是,難道只有孔明一人你怎知那劉大耳朵上了臥龍崗,便是請了我們家諸葛孔明”
黃承彥對于此事,也是疑竇重重,但這事關起門來自己說說也就罷了,當著四大氏族,那是打死都不能認的主
若是承認孔明真的歸順了劉備,別人不說,就那個虎啦吧唧的小舅子蔡瑁,就敢把他這黃府的宅子給一把火點了
何況畢竟孔明乃是他的女婿,自己又膝下無兒,他日動彈不動了,還指望著諸葛孔明給他養老送終呢
因此才不得不出力袒護,竭力辯解。
“荊襄九郡,同樣是無人不知,劉備請得臥龍下山,且未出山時,便謀定萬里,破了曹仁的大陣,還收了樊城”
張允自持有蔡瑁的依靠,雖然身份不如四大氏族,但此時竟然絲毫不懼,手里握著劍柄,怒聲喝道
“你“
黃承彥登時語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對于諸葛亮籌謀劃策,替劉備退曹仁之事,他自己也十分篤定。
若不是此時諸葛亮身在黃府,那邊廂劉備卻殺的性起,連下了荊州十七座城池。他恐怕直到此時此刻,也會跟其他眾人一樣,認為此時的孔明,必在劉備營中,執掌軍師。
身在不遠處的孔明,聞言身子又是一震
這
又是此人的一計
好毒
令荊州氏族,鐵定認為是我輔助劉備,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的身上
而他卻從容用計,玩弄荊州三十萬兵馬人物于股掌之間
初看疑竇連連,再看步步驚心
孔明強行令自己鎮定下來,緩緩的扶著椅子靠背站了起來,信步走到黃承彥身側。
“眾位,此事不難解釋”
臥龍發聲,在場的眾人,立刻停止了爭吵,那股劍拔弩張的氣勢也稍稍緩解。
“我若出山,怎會輕易選擇劉備他雖為皇叔,但不過虛名耳同為漢室宗親,我若想建功立業,莫不如投入劉荊州門下,想我荊州的軍馬錢糧,比之新野的劉備,好了多少倍都不止”
“此其一也”
“其二,我身在荊州,親屬家人俱在此地,為何要援助外人,和曹丞相為敵以新野微末之地,便是子牙復生,韓信降世,也難有作為,更不可能抵擋住曹丞相舉國之力的再次重擊”
“我若助劉備,而結怨曹丞相,則是不識時務之舉”
“我若連那點審時度勢的本領都沒有,又何談稱得上臥龍若當不得臥龍之智,就算出山助劉備,也難有作為,又如何能退曹仁,奪荊州十七城池”
孔明不虧是舌辯王者,有蘇秦張儀的口才
這一頓滔滔不絕的論證,說的眾人啞口無言,有的不住的點頭,深以為是,但大多數人卻是越聽越迷糊,簡直猶如聽天書一般。
“小亮子我不管你叨叨個啥,你就跟我兜底說一句,你到底有沒有幫那劉大耳朵”
作為黃月英的舅舅,蔡瑁也可稱得上是諸葛亮的長輩,他被諸葛亮一頓繞口令似的演說搞的頭昏腦漲,不耐煩的說道。。
“晚輩孔明一直以來,雖然隱居在臥龍崗,卻并非閉門不出,也常游山玩水,尋朋訪友。我真的沒有助劉備,甚至從來未曾見過劉備一面”
孔明恭謹的行禮,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了好了那便不是你了”
蔡瑁多少也有偏袒孔明之心,此時也不想再繼續糾纏,煩躁的擺了擺手,對著四大氏族的人物說道。
“可不是孔明,又能有誰天下還有誰能有如此本事,憑借新野那一萬人馬,折騰的荊州人心惶惶”
龐德公白了一眼黃承彥,兩人雖然交情甚久,但一碼歸一碼,他還是感覺孔明的嫌疑最大。
“臥龍鳳雛既然臥龍已經洗脫了嫌疑,那難道是你的侄子來到了新野,在助紂為虐”
黃承彥情急智生,忽然高聲說道
鳳雛
龐統
確實如此
龐統只能,不在臥龍之下、
若龐統真的到了新野,劉備必然可如虎添翼,飛騰九州
“你”
龐德公怒極,臉色變得煞白
“你滾犢子的吧你”
“我侄子一直居于江東,早已數年不曾回來何況坊間所傳,可是劉備請了臥龍諸葛,而不是鳳雛龐統”
龐德公盛怒之下,揮舞拐杖在人群中撥開一條路,氣呼呼的出門登上馬車,自顧自的回府去了
其他眾人,眼看成了一出互相扯皮的鬧劇,也無心再繼續追究下去,便要不歡而散。
“蔡公,襄陽,可保得住嗎”
蒯越心事重重,眉頭緊皺的低聲問蔡瑁
一時間,所有人都把目光鎖定在了蔡瑁身上。
襄陽乃是大城,四大氏族的財富產業,都有在襄陽的。
“你們放心,襄陽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