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弟諸葛孔明,被世人成為臥龍先生,不知諸葛先生的才華,比之臥龍,如何”
荀彧接著問道。
“我二弟有逆乾坤之造化,匡扶陰陽之才,以我比之,簡直如螢火之光,比之皓月當空。不可同日而語。”
諸葛瑾嘆息一聲,慚愧的說道。
“我也久慕臥龍先生的才華,可惜緣分淺薄,始終不能一見。”
荀彧輕輕站了起來,走到窗前,看著窗外。
此時已近黃昏,一抹斜陽傾射而來,照在荀彧的臉上,輪廓更加分明,透著一種特異的沉穩氣質。
諸葛瑾斜眼看去,心里暗自嘆息。
曹操奸詐,天下人盡知。部下謀士之中,雖才學不弱,但道德品行,卻不一而足,良莠不齊。唯獨荀彧,出淤泥而不染,始終殫精竭慮,扶持社稷,維持著曹操和皇帝之間的平衡
恐怕也只有荀彧,能如此的智商超群,否則這大漢的天下,恐怕早就被曹賊吃了。
“子瑜,不知能否請你二弟臥龍先生,前來許昌做客”
“臥龍先生天下奇才,可惜我身在公門,事務太多,無暇分身,前往拜會。”
荀彧沉默了一會,緩緩的轉過身子,走到桌前坐下,眼睛看著諸葛瑾。
諸葛瑾皺眉搖了搖頭“我二弟性情古怪,不喜迎來送往的俗事,反而只望游山玩水,閑云野鶴。”
“不瞞荀大人,我若有那個本領,使得我二弟出山,早就把他引薦給吳候了,又豈能等到今日”
諸葛瑾的臉色一紅“我初到江東的時候,急于在吳候帳下立功,也曾三番五次,請臥龍吾弟往柴桑面見我主。可惜屢次吃了閉門羹,反而弄的我兄弟關系,極為不睦”
“不瞞你說,便在七日之前,我剛要來許都的時候,還曾到南郡”
諸葛瑾在江東,也聽聞了諸葛軍師輔佐劉備,侵略荊州,連下二十余城的消息。
盛怒之下,諸葛瑾以省親為名,拜辭孫權,獨身一人,往襄陽興師問罪
他要當面質問諸葛亮,為何屢次拒絕與我,卻選擇了寂寂無名的劉備
可到了襄陽,便覺得似乎不對,尤其聽說,府庫被查的消息之后,諸葛瑾便更加確認,城中的諸葛軍師,不是自己的弟弟諸葛亮了。
輾轉之下,諸葛瑾再入南郡,終于在黃承彥的府上,見到諸葛亮,方才真相大白,了解了一切
他也曾追問諸葛亮,劉備座下的軍師,倒是何人。
沒想到身在荊州氏族,智謀過人的諸葛臥龍,除了搖頭嘆息,便是贊嘆劉備用兵的英明高絕,卻對這個神秘的諸葛軍師,毫不知情
諸葛瑾回江東之后,對此并未多言,只因此時江東,人人盡知諸葛亮投效在了劉備的帳下,憑他一人之口,想要爭辯,也是徒勞無功,難以取信于人。
“報”
“報荀令君大人,圣上給諸葛子瑜的圣旨到了,請諸葛先生前往丞相府接旨”
丞相府的校尉,急急而來,站在院中高聲說道,將諸葛瑾的話語攔腰截斷。
“荀公,感謝你的盛情款待,若有機會,還請荀公往江東做客,我和吳候,少盡地主之誼”
諸葛瑾頗有感觸的站起身來,向著荀彧拱手說道。
雖然不過是短暫的接觸,荀彧身上的濃厚魅力,還是令諸葛瑾甚為拜服。
“子瑜請便,若有機會,我必親到府門,拜訪子瑜。”
荀彧站了起來,走在前面帶領諸葛瑾出了府門。
眼看著諸葛瑾隨丞相府校尉的車馬踏塵而去,荀彧默然站立在夕陽之中,任憑胡須被清風吹的凌亂。
“臥龍”
“你若來許昌,輔佐丞相,必能匡正得失,消除丞相的野心,令大漢天下承平,再續輝煌”
“可惜啊”
荀彧長嘆一聲,瞬間似乎蒼老了許多。
丞相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