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樹干之下,伸手扶起一只圓形的石凳,用袍袖輕輕拂去塵埃,坐了下去
這里,曾是他嘔心瀝血,創辦的襄陽學堂。
在他穿越之初,并無大志,也不想建功立業,甚至連行商做賈,積累財富的雄心都沒有。
他只希望能興學校,興農業,致富百姓,改善民生。
襄陽學堂,三十六學子
是他精挑細選,重點培養的絕世之才。
諸葛明閉上眼睛,完全沉溺在這偏僻的安靜之中。
似乎學堂并未被毀,那三十六學子,有勤快好學的年輕人,有少不更事的兒童稚子,甚至還有兩三日,不過是年過三歲,剛剛學會說話的孩提
他教導他們做人的道理,以及兵法戰策,治國理政之道。
一陣風過,倏忽之間,如夢初醒。
這三十六人,他日滿學出徒,必能定天下,服四夷,鎮東寇,辟南疆
然而
諸葛明長嘆一聲,目中流動著意思悲哀。
不知這三十六人,如今去了哪里
我只知徐庶近在許昌,其他的人,杳無消息
“軍師,我聽襄陽的百姓說,這里原本是個學堂,有個來歷不明的人,在這里教授學徒。”
“后來似乎是得罪了蔡瑁,被蔡瑁派人圍住了這里,一把火連人帶學堂,燒了個干凈”
趙云跟在諸葛明身后,嘆息了一聲,繼續說道。
“這人我雖不認識,但是既然是被蔡瑁迫害,大多應該不是個壞人了。”
“可惜啊襄陽城在我主公未來之前,簡直如同地獄”
趙云回首,看著遙遠處猶如矗立在云霧之中的襄陽府邸,十分感慨的說道。
諸葛明一言不發,緩緩的站了起來,提起衣帶,順著一片片的瓦礫和斷垣,往廢墟之中行去。
“軍師,地面不整,小心腳下”
趙云想不明白,為何智謀過人的軍師,對這一方廢墟如此深情,竟然不辭辛苦,專門前來游覽。
蔡瑁
荊州氏族
諸葛明站在廢墟之上,任憑春風拂過。
春風過,大地將逐漸回春。
可是廢舊的瓦礫,燒死的枯樹,還有那生死不明的三十六學子。
他們,是否有重回生命的機會
諸葛明的目中殺機頓顯,如凝霜冰峰。
我本欲茍活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可你們不允,逼我出山。
既不能獨善其身,則我必兼濟天下
有朝一日,我平定天下,還百姓朗朗乾坤
諸葛明忽然又想起,西山里,被張允連同紅薯苗一起焚殺的五百鄉野百姓。
忍不住潸然淚下
趙云遠遠看到軍師俯視廢墟,極為傷感,暗地里嘆息軍師悲天憫人,胸懷天下,我追隨主公與軍師,勠力同心,匡扶漢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