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諸葛明的后手,震驚世人
許昌,曹操疑惑賈詡時。
江東,柴桑。
孔明出使東吳,已有三天,幾次想要辭去,但孫權盛情,始終不放,諸葛瑾遵從主公的意愿,也是加意挽留。
初來之時,孫權憑借江東雄厚的實力,對于諸葛亮有意刁難,更有輕視劉備之意。
卻被諸葛亮依照諸葛明之之計,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如今的孫權,唯恐諸葛回到荊州,依舊攛掇劉備作壁上觀,不助東吳
“劉備以新野微弱之力,退曹仁十萬大軍,如今擁有荊襄九郡,水陸軍馬部下二十余萬,曹操必有所忌憚”
“孔明之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若曹操真的借道荊州,吞滅我江東,憑我經江東孤地,必然難以抵擋,縱然公瑾永烈,但兵力懸殊,早晚必敗”
孫權思來恐懼
原本計劃中的孫劉聯盟,孫權希圖以己為主,擠兌劉備,縱然他日聯盟獲勝,他江東也必趁機侵吞荊州,將劉備驅逐出境
可沒想到等來的不是劉備懇求結盟的使者,而是僅僅聊表謝意的諸葛亮
感謝我歸還長沙的盛情
孫權想起這句話就來氣
若不是為了我孫劉聯盟,我何必將嘴里的肥肉吐出來還給你
若你真的作壁上觀不管我江東的死活,我莫不如將長沙變成戰場,又何必將兵馬錢糧都封存了還給你
孫權懊惱不已,連連嘆息。不知如何是好。
“主公,事已至此,主公當以好言撫慰,懇求諸葛臥龍,回到荊州,對劉備陳說利害,只要劉備答應與我聯合,共抗曹兵,則我江東可免于大難”
張昭投順曹操不成,此時已經鐵了心要跟江東共生死,因此數日來也冥思苦想,思量對策。
顧雍也點了點頭,上前稟說道“沒想到我江東的命運,竟然掌握在了諸葛臥龍的手里主公好歹說服孔明,促成孫劉聯盟之事,唯有如此,可保江東”
江東氏族,身家性命俱在江東,更是畏懼一旦陷落,立刻一貧如洗,富貴成空
江邊。
江東文臣,排列兩旁,孫權親自出馬,送諸葛亮
如此尊貴的待遇,自江東三世以來,還是第一次
“我本想再留諸葛先生,多住幾日,又恐軍情緊急,誤了大事。所以只好忍痛與諸葛先生分手。先生此去,務必說服伱家主公和軍師,共同抗曹,莫要輕信曹賊之言,置身事外。”
孫權執著孔明的手,并排而行,兩邊文臣,一派肅立。
“我亦認同吳候之言,曹操小人,不能輕信但我主公剛剛統一荊州,民心未附。我兄長諸葛聞德,唯恐一旦戰事興起,荊州糧草匱乏,不能以持久戰應對,因此對于主公北和曹操的意見,并未否定。”
孔明做出猶豫之狀,沉吟良久,這才吐口說道。
“哦”
孫權微微一驚,瞬間又轉憂為喜
原來荊州之所以不肯聯盟抗曹,只因糧草匱乏
“孔明放心,你回去之后,只管告訴諸葛聞德軍師,只要他能說服劉皇叔,與我聯盟對敵,我必先送十萬石糧草到陣前,以表誠意”
“至于以后嘛,我江東糧米富足,只要荊州需要,隨時調撥,絕不含糊”
孫權回頭,當著群臣之面,緊緊的攥著諸葛亮的手,發誓說道。
孔明面帶喜色,假意說道“若如此,孔明心里,已有了八分勝算,必要說服主公,共破曹賊”
孫權拱手稱謝,文臣百官,莫不稱謝
孔明辭了孫權,拜別諸葛瑾,踏上小舟,蕩槳搖櫓,逆流而上,消失不見。
“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