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進是退,還請諸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拿一個章程出來。”
曹操說到這里,戛然而止,靜靜的坐在那里,目光從五大謀士的臉上一一略過。
“丞相”
“如今軍中士氣低落,將無斗志,若要再戰,恐怕于軍不利啊”
陳群躬身行禮,首先說道。
“雖然如此,但前次蔣干入樊城,已經探明了孟獲三軍的弱點,如果不趁此良機,再興兵攻打,銼其銳氣,誠為可惜。只怕咱們兵退之時,反而要遭受南蠻兵的侵擾。”
鐘繇手捋胡須,皺眉說道。
曹操手臂一揮,直接將鐘繇的建議擊斃在當堂“蔣干所提,真假難辨。萬一是諸葛聞德的誘敵之計,我五十六萬兵馬,難道要盡數喪失在樊城嗎不管他是真是假,我只不進攻,晾他諸葛匹夫也難耐我何。”
荀攸沉思良久,心中猶豫再三,終于說道“丞相若不進兵,當速退宛城,防御馬超。如今在此耽擱,空費錢糧,于軍無益。但若要退兵,又有失顏面,我等興兵五十六萬,詐稱百萬,氣勢洶洶席卷荊襄,可是初來樊城,便寸土未得,如此敗去,未免過于狼狽”
荀攸見大帳里并無外人,所以才敢暢所欲言,不藏于心。
曹操聽了,深以為是。他此刻已經亂了方寸,早已經沒有了戰心。但是礙于臉面,又不能主動承認荊州之戰的失敗,所以才猶豫難決,不能下決心退兵。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可為了虛妄的臉面,而將國家社稷置于危局之中”
“又且,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于狐疑丞相可信蔣干之言,以火箭軍,掘子軍為殺手锏,再戰孟獲的南蠻軍,一戰而滅之或不信蔣干之言,火速退軍,防守馬超,也未嘗不可。此二者任憑丞相揀選。唯獨原地猶疑,恐怕災禍不遠矣”
賈詡向來說話委婉,與人無爭,多么危急的戰局,他也從容自若,談吐相宜。但今天忽然一反常態,說話極度威嚴凝重,令四大謀士和曹操都聽之變色。
但每個人心里都在點頭認可賈詡的觀點文和所說,皆金石良言
“報”
“荀令君急報”
“許昌生亂,望丞相早做決斷”
曹操看過荀令君的書信,面色倏然而變。
“報”
“許昌大亂,約束不定。士族爭相出城避禍。”
“報”
“急報”
連續十三騎,飛馬折報,皆來自荀令君的親筆書信
曹操失驚,五大謀士齊齊變色
以荀令君的穩重和智謀,若不是事態緊急到了極致,斷斷不會如此惶急
家國危亡,事在危急
且眾將與五大謀士的家屬親眷,皆在許昌,一旦許昌陷落,縱然百姓無憂,這些要臣的親屬,恐怕一個也好不了,都得被馬超斬首,以報父仇
不覺間,又是一天結束,大帳外升起燈火,不時有煙氣傳入帳中,引得眾人一陣咳嗽。
曹操猶豫難決,站起身來,一言不發,往大帳外而去。
五大謀士不敢作聲,也相繼而出,跟在后面。
大帳外,火把鱗次櫛比,照耀如同白天。往來巡邏的士兵,不時地從身邊經過。
但每個人的身上,都缺了在宛城誓師大會時候的那份士氣和精神。一個個如斗敗的鵪鶉,焉頭耷拉腦。
入夜,冷風襲來,徹骨生寒。
曹操裹住披風,剛要轉身回帳,忽然對面一人手提包裹,急匆匆的奔跑而過。
“站住元讓,何事如此驚慌”
曹操定睛一看,正是大將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