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公看著司馬徽,腦中閃過一道靈光“你的意思,莫非是諸葛聞德假借臥龍的智慧,冒領功勞這退曹的幕后謀算者,并非諸葛聞德,而是他的兄弟諸葛臥龍”
黃承彥如夢方醒,將手里的酒杯高高舉起,一飲而盡,重重的頓在桌上,發出“咚”的一聲“若如此解釋,倒也合情合理諸葛聞德,不過百里之才,能治理一郡一縣,士氣大治,尚還可以。若說叱咤天下,笑談萬里,我總覺得還差了許多”
司馬徽眉頭微微皺起,沉吟半晌,開口說道“如今曹操北撤,退回宛城,馬超鐵騎南下,不日交兵,荊襄之圍暫解。此時不可遷延,還需早點弄個清楚才好”
“難道我等不該去拜見劉備和諸葛軍師一趟么守衛鄉土,浴血奮戰,我等當地的士紳,也該聊表寸心才是”
黃承彥猛然醒悟,急忙點頭說道“一語驚醒夢中人”
“先前我們不信劉備,唯恐曹操大金荊州攻下襄陽,所以都悄無聲息的離開襄陽,匯集于此。如今劉備大勝,若你我依舊不做表示,反而令他起了疑心。”
龐德公也深表同意“如今劉備乃是荊襄毫無爭議的主宰,不可得罪。明日我們便攜帶重禮往襄陽一行,只要面謝軍師,便也能知道這個幕后的謀主,到底是諸葛孔明,還是諸葛聞德了”
“正該如此”
“我等雖然微弱,也該出些分子錢出來,還請三位往襄陽入府之時,獻給玄德公,聊表我們的一片心意。”
底下眾多荊州氏族,原本都是對劉備包郵懷疑之心,缺乏面見劉備和諸葛軍師的勇氣。而且他們也并不關心這幕后的軍師到底是諸葛明還是諸葛亮。反正只要能容得下他們在荊襄謀生,不至于對他們進行制裁,便已經知足了。
眾人計議已定,直到深夜,方才席散,各自歸家。
三日之后。
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三人攜帶重禮,代表荊襄氏族,親自往襄陽,拜望劉備。
太守府內,劉備熱情異常,盛情款待,將所帶禮物,盡皆收入府中,命簡雍一一記錄在案,祥加注解,仔細保存。
“備初來荊州之時,無依無靠,全賴你等眾人照顧,方才能有立足之地。”
劉備置酒相待,端著酒杯,頗有感慨的說道“昔日動兵,只因蔡瑁無道,謀害我族兄劉表,禍亂荊州百姓,我若不出兵,荊襄早晚淪落入他人之手,我深受劉景升的厚恩,又怎忍心看他數十年的基業就此淪喪”
龐德公端著酒杯站了起來,向著劉備遙作碰杯狀“自古以來,有道罰無道,無德讓有德。蔡瑁暴虐成性,與昔日的紂王無異,荊州百姓至今感謝劉皇叔的仁義之師。”
劉備急忙上前,端著手里的酒杯與龐德公輕輕一碰,又轉身來到司馬徽和黃承彥的面前,各自碰了一杯,四人共同舉杯,一飲而盡。
“備何德何能,安敢稱仁義之師不過是感念祖宗江山不易,代天理政,撫恤百姓而已。幸好得到諸葛軍師的輔佐,方能小有成就,如今擊退強敵曹賊,荊州暫時安穩,你等也可以放心生活了。”
諸葛軍師
一念及此,三人心中無不急切想要知道,這個所謂的諸葛軍師,到底是諸葛明,還是后來居上的諸葛亮
黃承彥惦念佳婿,再飲三杯,起身說道“誠如劉皇叔所言,荊州所以平安,全賴諸葛軍師秒策神算。”
“我等有意前往拜見軍師,順便感謝他活命我荊州九郡百姓之恩。不知皇叔可能引薦”
劉備聞言,并不驚訝,似乎早已料到,放下酒杯,微微一笑,點頭說道“這有何不可,你等皆是我荊州之民。軍師曾言,民為水,社稷次之,官為輕。可著簡雍直接引你們前往軍師府,拜見軍師”
劉備轉頭吩咐簡雍“這三位,都是我荊襄名士,又是氏族的代表,民心所向。你可引他們往軍師府面見軍師,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