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馬超南下,乃是天賜良機。若馬超得勝,則曹操可除,漢室可興了
卻沒想到馬超有勇無謀,臨出師的安排,已經導致三軍頭重腳輕,敗局已定
“天下皆以為曹操回軍,屯兵宛城,是為了防范馬超。但唯獨主公,卻不能因此而大意。”
“曹賊詭詐,豈有如此的簡單他此時表面上磨刀霍霍,嚴陣以待等著馬超的兵馬,而實際上,卻不住的回頭,將所有的精力,注視在荊州的身上”
諸葛明摘下一只蒲扇大小的花葉,墊在石凳之上坐下,淡淡的說著。
劉備回憶曹操以往的諸多行事風格,不由的更加佩服軍師諸葛先生的認人之準,料敵之明。如此的知己知彼,對方又如何能取勝
“他注視荊州”
劉備一笑“荊州在軍師的治理之下,日漸穩定,蓬勃向上。若今日今時的荊州他無法攻克,那明日的荊州更如銅幫鐵底,不能撼動分毫了”
“不”
諸葛明搖頭否定說道。
“他真正畏懼的并非荊州,而是南蠻王的二十萬蠻兵。”
“他在等著蠻王的造反樊城的內亂”
“樊城一旦生亂,他五十萬精兵,必如離弦之箭,直插荊州的心臟”
宛城大營。
文官武將齊聚中軍大帳,帳門外鐵甲衛士刀劍錚亮,殺氣騰騰。
“曹休何在”
曹操錦衣長袖,左手按在劍柄上,右手扶著桌案,高聲喝道。
“喏”
曹休應聲出班,跪在階下。
“著你帶三千鐵甲精騎,往許昌之北,阻擋馬超前軍”
“我這里有錦囊一副,你此刻便發兵啟程,待立刻營寨,再拆開錦囊,依計行事”
曹操說話之間,從桌案上摸起一副錦囊,賜予曹休。
“喏”
曹休受寵若驚,急忙將錦囊收起,放入懷中。
滿營武將,曹休不論武力還是兵法,都絕非佼佼者而曹操竟然以前部先鋒任之,可見對他的器重了
“你是吾家千里駒,莫負了千里駒之名”
曹操說話之間,詭秘一笑。
眾將并未留意,心中卻困惑不已。馬超原來,奔襲許昌,茲事體大。為何丞相卻在此危急時刻,不用重兵猛將,卻已年輕一輩的曹休,提帶三千兵馬,直攖馬超的鋒芒
若事不成,曹休必死,許昌也難保萬全了
“子孝、文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