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許昌再掀波瀾
諸葛明并未扶起孔明,而是負手背對著孔明,絲毫不予理睬。
堂堂一代臥龍,便這么跪伏在諸葛明的身后,作聲不得。
馬良見狀,不能沉默,上前兩步,走到諸葛明的身后,躬身行禮,說道“軍師,孔明先生說是荀彧的離間之計,如今看來,真是如此,這一條計策,非但要離間軍師和主公之間的關系,還要將你們兄弟之間的關系疏遠斬斷,不可謂不毒啊”
“馬良本是外人,不便多言,但軍師對臥龍先生有撫養教導之恩,亦師亦友,亦兄亦父。孔明但有不對之處,可規勸教導之,萬萬不可以著了荀彧的計謀,使得你們兩個人生分了。”
諸葛明緩緩的轉身,來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屈膝跪伏,不敢抬頭看自己的族兄。
在他幼小之時,兄長諸葛明撫養教導他和弟弟諸葛均,哥哥諸葛誕的時候,也曾十分的嚴肅,每有錯誤不妥之處,便苛責嚴懲。也正是因為兄長的嚴厲督導,才有了他今日的成就和造詣。
但時過境遷,自己已經成長為名冠華夏,世人膜拜的諸葛臥龍,天下第一謀士。而多年分別之后的兄長諸葛明,也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再訓斥過他了。
“孔明,我并未怪你,但想讓伱知道。天下之事,不可因情廢智。你的智謀,天下無出其右者,但你若為情所困,必顯愚鈍。友情便是其中之一。”
“崔州平、石廣元等三人,對你未必不是真情。但你的智謀高于他們,便是他對你的恨天下間,多是氣人有,笑人無。你比他強,他表面羨慕欽佩,實則指望著你早死,你若死了他們便是第一”
諸葛亮跪在地上,聽得戰戰兢兢,心驚肉跳。他自小讀書,后隱居臥龍崗,躬耕鉆研,結交者多是淳樸友善的百姓,或者好友,對于時間的爾虞我詐,所接觸者不多,卻沒想到人情險惡,一至于此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后當多些世故,少些迂腐。否則他日,你必會再次吃虧。到那個時候,我也救不了你了”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魯肅一怔,一股心事涌上心頭,不由的轉頭,看著鄱陽湖方向。
“哈哈”
須知劉備素有大志,奮斗半生,才有了這荊襄九郡的慘淡基業,如今竟然為了能夠穩固諸葛軍師的心意,彰顯自己的信任,毫不猶豫的將兵馬之權交出、
顧雍一笑,緩緩搖了搖頭,一副不屑的樣子“子敬,不想都能知道。劉備的反應依舊是強烈”
諸葛明和藹的說著,輕輕拍了拍諸葛亮的肩頭。
“若天子真有意,恐怕也不想諸葛軍師入許昌,助紂為虐。只要軍師和主公在荊州,曹操在許昌便如坐針氈,也不敢把圣上如何。但若主公傾頹,軍師入京,恐怕曹賊肆無忌憚,殺帝篡逆,也未必做不出來”
“軍師哈哈”
不須政令,不須告示,甚至連一道手令都不需要下,只要夏侯惇帶著兩千鐵騎耀武揚威的在許昌城內走上一遍,就已經足夠那些氏族們戰戰兢兢,心膽皆裂,閉門不敢出了。
劉備一愣,伸手接過,輕輕拆開從頭讀了起來。
諸葛明微微一笑,緩緩的搖了搖頭,似乎并不想與劉備討論這個話題。
劉備皺眉微微沉吟,忽然又朗聲大笑起來。
劉備一愣,指了指跪在地上的諸葛亮,眼睛眨動,盯著軍師諸葛明。
“我和軍師識于危時。若無軍師,我劉備在新野的時候,便死在曹賊的手里了。我即軍師,軍師即我,彼此不分。”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看這茬架可不像。軍師,你若有事,盡管告訴我知道,可莫要瞞我。”
諸葛明越說無事,他反而越想問個明白查個清楚了。
“主公,這是我新近收到的一封信,剛剛對他們兩個讀過了。你也看看。”
諸葛亮和馬良互相議論,猜測著曹操的詭計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