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然無阻,皆是文遠牽制之功也”
“文遠性命不保東線無帥”
“父親,不足兩月,沒想到襄陽已經如此繁榮,簡直難以置信”
關平和父親關羽并轡而行,身后數名親兵緊緊跟隨。
江夏大捷,一戰而擒張遼,所得俘虜近兩萬,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尤其擒獲張遼,那可是曹操手下首屈一指的上將。茲事體大,關羽唯恐手下傳達不力,因此留下廖化和周倉在江夏把守關隘,統領水軍,他帶領關平親自往襄陽來見大哥劉備和軍師諸葛明,一來匯報戰況,二來聽取下一步的指示。
“昔日我在許昌,天子之都,也不過如此襄陽城之繁榮,恐怕猶有過之”
“我只道軍師諸葛先生不過是通曉兵法,善于智略。如今看來,治國理政,也是他的強項”
關羽看著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往來人群,林立櫛比的店鋪,不時經過的豪華車馬,十分感慨的說道。
關平微微皺眉,低聲說道“雖然如此,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軍師內理政務,外謀軍事,九郡四疆,皆賴他一人的話,身體如何經受得住”
他們雖然都是便衣出來,各自帶著佩劍,連趁手的大刀兵刃都未攜帶,但大街上人多眼雜,還是極度謹慎。
關羽微微一笑,絲毫不以為意,泰然說道“平兒,你這就不了解軍師了。”
“軍師用人,各盡其能,各得所用。馬良出身荊州,又是氏族代表,廣有人脈,又善于理政,故荊州內事,多付與他。臥龍先生出自軍師的教導,兩人都是智謀超群之人,心意相通,行事心領神會,有他做軍師的副手,諸多事務,可以不必勞煩軍師。”
關平點首贊嘆說道“大伯得軍師先生,如得青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治國安邦,平定四海,皆其所能雖古之子牙、伊尹,也不如之”
關羽一提韁繩,往前緊走了幾步,越過一段較為嘈雜繁忙的路段。
“軍師雖有大才,不得其時。軍師出山的時候,你大伯棲身新野,既無兵馬,也有土地,可謂窮困至極。若軍師有朝一日,真的能輔佐你大伯成就基業,恐怕曠古絕今,再無能趕得上他的人了子牙伊尹,又何足道哉”
兩人再往前行,太守府已經近在視野之內。
關羽自從昔日襄陽大會之后,奉命往江夏屯兵駐扎,便在沒有回來過,對于大哥三弟,甚是想念,忍不住催馬加鞭,往前疾步而行。
到了府門前,正遇簡雍出來,急忙接住馬匹,將關羽父子引入內堂。
“大哥”
“軍師”
“多日不見,真是想煞我也”
關羽大踏步走入正堂,只見正面座位上,劉備和諸葛明分坐兩側。底下站著文武數人,諸葛亮、馬良、黃忠等皆在。
劉備見關羽到來,激動不已,急忙起身離坐,往前搶了幾步,張開雙臂,與關羽緊緊抱在一起,不住的說道“你在江夏,為兄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無奈軍馬倥傯,不得相見”
良久,二人方才分開。關羽帶引關平,過來向軍師諸葛明行禮。諸葛明也起身寒暄了幾句。
“大哥,為何獨不見三弟”
關羽又環視了一圈,不見張飛的影子,因此出口問道。
劉備拉著他的手,一邊往諸葛明下手的座位走去,一邊說道“你三弟奉軍師之命,領兵巡邊去了。”
荊州地處沖要,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北連中原,南接南海,西連巴蜀,東逢吳會。周邊形勢錯綜復雜,最早的時候,都是軍師諸葛先生親自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