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皇后驚駭,失聲說道“父親,你這無異于與虎謀皮,恐遭所害荀彧跟隨曹賊多年,縱有向漢之心,畢竟身在曹營,豈有反向相幫的道理太危險了”
不多時,獻帝在前,伏皇后在后面,二人走了出來,獻帝手里捏著一封書信,滿臉皆是沮喪失落之色,比之剛剛進去的時候那副精氣神,簡直天壤之別。
其后數年袁術被曹操所滅,玉璽終歸于曹府。
伏皇后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無奈女流之輩,束手無策,眼光落在伏完身上,指望父親能思得良策,拯救社稷。
“當街處斬,以儆效尤”
“陛下,陛下救我”
曹操名為大漢丞相,但掌握玉璽,縱然是獻帝想要下旨,也許先申請丞相府通過,若曹府不準,無法用印,圣旨便不得下。
秦始皇屠滅六國,得和氏璧,以良匠刻為玉璽,李斯親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于其上。
“臣世食漢祿,世受國恩,縱然萬死,我心不悔。我女兒侍奉陛下,已有數年,為陛下誕下兩子,也算圓滿了。”
相反曹操欲要下旨,則無需通知獻帝,只管作書用印,然后以天子之名下發,暢通無阻。
董卓入洛陽之后,暴虐成性,于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不能勝,劫持天子,流徙百姓,火燒洛陽宮殿,遷往西都長安。孫堅帶兵撲滅宮中大火,在枯井宮女的尸體中發現了玉璽,藏匿在身,卻死在荊州劉表之手。玉璽歸于孫堅之子孫策。
往日曹操出征,多留曹休在家留守,維持治安,監視宮廷。曹休若不在,則曹丕負責京師軍馬治安。
“你府在東城,為何卻往西城去若心里無鬼,何必如此驚慌”
獻帝戰戰兢兢,面色蒼白,不敢作聲。
伏皇后與獻帝剛剛送走了伏完,心里七上八下,懸著的心亂個不住。
夏侯惇將從伏完身上搜出的書信舉在手里,厲聲說道“賤人勾連乃父,為亂社稷,假傳圣旨,陷害忠良”
伏完初時震驚,并未認出此人是誰,但細看之下,更是害怕
此人正是曹操面前第一心腹愛將,獨眼將軍夏侯惇
伏完匆匆告辭,離開皇宮,往荀令君府上而去。
伏完不便跟隨前往,留在階下靜等,順便望風,以免曹操心腹侍衛突然闖入,泄露機密。
夏侯惇回望左右“且搜他身,看他如何”
“斬草不除根,必留后患”
當前一匹烏騅馬上,一員戰將身穿皂衣,白布裹頭,臉上橫肉亂飛,一道斜線勒著一塊圓形的黑布,遮住了一只眼睛。
伏完猛然想起,果然如此
大漢玉璽,起自先秦。
他此刻應在宛城軍中,如何突然回到了許昌難道我和皇帝剛密謀的事,曹賊未卜先知,便差人來了
“我今先往荀令君府,以言語試探之。若他心向曹府,則我只以請安為名,不道破此事。若他心向朝廷,我再曉以大義,說服他給我圣旨用印,發往荊州。他日劉皇叔起事之時,他也可以引為內應,作用非凡”
始皇帝二十八年,嬴政巡狩至洞庭湖上,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漫天似有無限惡獸飛馳而至,吞吐之間,船只飄搖將要顛覆。始皇帝震驚,李斯出謀,將玉璽投擲于洞庭湖中,風浪頓息,云開霧散。因此得脫險境,回歸咸陽。但玉璽從此丟失,萬般打撈,未能尋到。
獻帝哀聲嘆氣,沉默不語,只是不住的搖頭。
伏完皺眉沉思,手里捏著圣旨,背負著雙手,步下臺階,在階下荒草之中來回邁著步子,任憑野草的汁液染綠了鞋襪褲腳。
伏完將書信折起,放入懷中,重新回到階上石桌旁,號招獻帝和伏皇后靠攏,然后說道“我看荀令君雖然聽命與曹賊,但其心未泯。曹賊在京的時候,他便多次為陛下爭取待遇,庇護朝廷之臣。曹賊所以用他,不過是因為荀彧才大,曹賊離他不得。”
伏完出了宮廷,懷中揣著獻帝寫好的圣旨,命劉備糾合四方忠義之士,討伐曹賊,匡扶漢室。
正行之間,耳邊忽然一陣馬嘶,一聲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