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功名,不惜出賣朋友,三人不義之舉,令荀彧甚為鄙夷,愈發不肯重用他們。三人游蕩在許都,無所事事,便想到了監視皇宮,他們出自荀令君府,出入禁宮倒也方便,所以才私下告密,害了伏完父女二人的性命。
荀彧沉默不語,三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場面瞬間尷尬至極。
良久之后,荀彧終于轉過身來,淡淡的說道“你們三人大才,可堪與徐庶諸葛臥龍相提并論。終日在許都,終非長久之計,也是浪費人才。”
“今日你們立下如此大功,本該重賞。但此事過于重大,我也不敢自專,還需你們親自向丞相稟報,兼領賞賜。”
崔州平一副謙虛之色,賠笑說道“我們只想著為荀令君分憂,豈敢貪慕賞賜。只望荀令君手中若有待辦之事,我們三個雖然愚鈍,也可分派給我們,肝腦涂地,萬苦不辭。”
石廣元和孟公威也跟著說道“正是如此,我等三人,愿意追隨荀令君左右,共成大事。”
荀彧微微一笑,看著他們三個說道“我也有此心久矣。只是許昌自從馬超退去之后,一切承平,并無大事。且宮中府中,人員齊備,暫無空缺可以分派伱們。所以才令你們空閑至今。”
“如今前方戰事即將展開,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你等皆有王佐之才,我意欲給丞相作書,推薦你們三個前往宛城,為丞相軍前效力,不知你們可愿意么”
孟公威神情激動,眼中映著宮燈發出的微光,更加明亮,躬身說道“若有此良機,讓我三人展露才華,馳騁疆場,立不世之功。我三人結草銜環,難報荀令君大恩”
崔州平也跟著說道“我們三人也曾與臥龍元直二人論戰,并駕齊驅,只恨報國無門。若蒙荀令君推薦,他日功成,不敢忘恩。”
荀彧點頭,轉身回到書房之中,不多時,手里拿著一封書信出來,遞給孟公威“我已作書,你們明日便前往宛城,直接面見丞相。丞相看我之面,必重用你等。另外我再贈送你三人盤纏資費,稍后可到賬房支取便是。”
三人叩謝荀令君的大恩,轉身樂滋滋的領了盤纏,計劃前往宛城之事。
宛城,曹操的中軍大帳里。
曹操與五大謀士、眾位武將商議軍務。曹丕初來,在司馬懿、曹仁的陪同之下,熟悉三軍,并未參與。
“丞相,合肥空虛,軍心不穩。雖然已派徐晃和夏侯懋將軍前往,但短時間內恐怕無法解決糧食問題。”
陳群與賈詡管理糧草,自從經歷過江夏之戰,鎩羽而回之后,陳群的狀態始終難以恢復,再加上前次夏侯懋從荊州逃回,直接指認他為了逃命出賣軍情,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他一陣痛罵。陳群顏面掃地,精神更加萎靡。
曹操雖嘴里說對他堅信不疑,并叱責了夏侯懋。但夏侯懋并未遭受任何處罰,依舊被任命為東線僅次于徐晃的二號將領。但對陳群卻逐漸冷淡,不再有之前的信任。
賈詡雖然與他關系較近,但賈詡老謀陰鷙,從不輕易表露真情,關鍵時刻明哲保身,也不會為了他沖撞丞相,所以陳群在五大謀士之中,逐漸孤立。
“合肥軍糧如何,不知江東和荊州可知否”
曹操抬頭,看著陳群問道。
“臣不知”
陳群冷汗直流。他并未泄露任何軍情機密給荊州和江東,對此問心無愧,卻不能不畏懼丞相的懷疑。
寧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