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傷口以及旋渦愈合,李凡卻能感應到,那取代了大玄初生天道的擬造人格。
亦或者用擬造天格來形容更加恰當。
大玄初生天道意識并沒有被李凡消滅,而是強行將其鎮壓、封眠。
天道意識的所有緩慢成長,全都會被吸收并同步至擬造天格。以確保大玄天道運轉的正確無誤。
就像培養壯大擬造天格的養料,當擬造天格能夠完全勝任大玄小世界天道運轉工作后,就會將那道自誕生起就在沉眠中的天道意識徹底吞噬。
完成真正的蛻變。
李凡細細感悟著,大玄擬造天格的運轉情況。
擬造天格乃是他的造物,其接受到的所有信息,他自然也能同樣感應到。此刻的情形,就好像有一個天道分身,在無時無刻幫他悟道一般。
雖然僅僅只是小世界天道,卻勝在源源不斷、積少成多。
而且
“第一次做,手段略顯粗糙了一點。若不是有終末解離碟及時調整,恐怕大玄世界就要毀于我手了。”李凡看向大玄地表,因為天地異動而造成的大裂谷,微微搖頭。
“不過有了這次的經驗,接下來其他小世界的封魂替界,想必會順利不少。”
相較于天醫補天錄中傳統的替界之術,李凡的改良版,用的是擬造天格。
源于假亦真以及大玄上古護界仙陣九星紅珠的感悟,這擬造之術,天下恐怕唯有李凡才能施展。
擬造天格并不真正具備自己的思維,只是單純機械運轉、完全聽命于祂的造物主。控制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更重要的是,玄黃界小世界數以千計。若是原本的封魂替界之術,光是找到能夠媲美諸界天道意識的修士神魂,就要費不少功夫。而現在,李凡自己一人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并且即使操縱小世界數量再多,也不用擔心失控的風險。
“諸界歸玄黃后,小世界天道也將會和玄黃天道融合。雖說體量不成正比,但蟻多還咬死象。再加上到時候我其他手段相配合”
一個絕妙而陰險的計劃剎那間自李凡心中誕生。
“現在實力所限,只能創造出小世界規模的擬造天格。等我晉升后,未來未必不能創造出擬造玄黃、甚至于擬造星海”
隨著逐漸在假亦真悟道上嘗到甜頭,李凡越發覺得,這真假之變,甚至比起具體的修行方法,更是自己根本的力量來源。
“只可惜,此道太過玄奧。我輪回百世,也方才領悟出少許。而且,這假亦真之道,僅限于身懷還真的我能感悟,想要借鑒也無法。”
李凡心中還隱隱察覺到,對于假亦真的感悟,尋常修仙界談論的所謂天賦、悟性,都對其無用。
想要更深的挖掘其真正玄妙,最重要的其實是
機緣。
亦或者,用更加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看還真的心情。
上一世,在還真接觸到所謂的新的干擾變量之后,李凡就發現自己對于假亦真之變的感悟,明顯變得容易了許多。
雖然自身天資、悟性都沒有變化,但就是仿佛距離更近、更加容易的觸摸了。玄妙之處,竟至于此。
“鳴道,投影”李凡又想起上一世圣皇傳道以及衍法玨小蘿莉的種種說辭,眼睛微瞇,無數猜測涌上心頭。
大玄天地間的異變,并沒有對其內生靈造成太多的影響。很快人們就又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位不停傳道的圣師身上。
五年時間,圣師傳道不停。
轉瞬間已經是錨定8年。講道臺也從最初的規模,擴張為方圓五百里。即便如此,天下前來問道尋師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這一日,圣師虛影手持拂塵,輕輕一揮。
方圓百里的講道臺,在萬眾矚目下,竟然成為了世界中心似得。周圍世間中的山川平原,江湖河海,皆繞著講道臺旋轉、流動。
講道臺內一眾生靈,坐地不動、而日行千里。
不過小半天功夫,講道臺變攜帶著數百萬的弟子,成為了大玄世界的中央。
而此刻,講道臺的最高階梯,已經是代表著金丹圓滿的境界。
那層平臺上共有三位端坐,俯瞰下方距離自己越來越遠的大玄眾生。
正是孫二郎、王玄霸、岳鎮威。
岳鎮威后來居上,足以見其天資非凡。
三人皆是圣師門下,以師兄弟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