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墟、棋子仙墟,所有這些曾經被自己所吞噬的仙界土壤,全都完好無損的再度出現。不過并不是以它們在現實中的形態。
而是原本在上方山時的模樣!
星星點點,分布在連綿無盡的山巒之中。宛如黑暗中的群星。
“遠離山海交融之所,故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同樣能夠躲避道湮之劫。不過代價么……”
李凡宛若幽靈,環顧左右。
上方山中,一片靜寂。沒有代表生命的海潮聲,只有一座座巍峨聳立的山頭。
“絕對的秩序與層級。”
“生命,在此處,毫無意義。”
李凡忽然間有些明白,為何在孫縹緲所留那本山海寓言中,所有生靈都是從海誕生了。
因為上方山本身,就是跟生命所矛盾對立的。
“縱使真仙能借山之勢,也并不意味著融入群山。只是站在了其上罷了。哪怕仙界三圣,亦是如此。”
“而融入群山下場……”
山巒的陰影,從四面八方圍來。自己所吞噬的那些星星點點之地,在無盡群山中,很快就消失不見。
李凡從推衍幻境中驚醒,額頭竟涌出了一層冷汗。
并不是因為心中的驚懼,而是出于生命對上方山本能的敬畏。
而初代仙軀上,更是蒙上了大片大片的陰影。
“吞山噬海,并非妄談。只是需同時應對山海的反噬。”
“在吞噬山海的同時,也被山海所吞噬。”
李凡心中明悟,幫助初代仙傀聯通無限海,以此減輕群山的陰影。
足足大半年時間,方才將初代身上的陰影洗去。
李凡也不由暗自感慨:“歸海、連山兩位圣君,當真是天縱之材。哪怕任少其一,所謂的仙道,修煉到極致的下場,恐怕都不怎么會好。”
“唯一的結局,就是融與山海之中,與山海同化。”
“但正因為二圣壯舉,打通山海。二者的相互制衡中,方才造就了仙的立足之地。”
“不過相應的,既立足于山海之中,也要參與面對山與海本身的劫難。山海相融,道湮之劫……”
世間大道,不過山海之理。李凡通過噬道之法,直接對仙界廢墟的吞噬,省去了悟道的過程。得以直面山海。
修行速度雖快,副作用也是常人難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