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閉關期間,雖沒有主動感悟這些道途。
但祂們卻紛紛主動倒貼,跟張凡之間的聯系無形間愈發緊密。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庇護之所,跟垂釣翁、軒轅宏等人一起愜意生活。
苦苦求之,求而不得。
無心插柳,柳自成蔭。
這也是張凡觀念轉換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凡并非愚鈍之人,他已經隱隱猜到了這些大道如此變化的原因。
“應該是因為我的原因,而隕落了。”
心中倒沒有多少悲痛,只是有些悵然。
不過很快張凡便將種種情緒拋在腦后,感悟起自己身上所糾纏大道起來。
“除了長生大道,不在我處。”
“其余皆自發朝我匯聚而來……”
“斬命、垂釣、破陣、忘機、奇運、疊紙。”
諸般玄奇大道,張凡皆不覺晦澀艱辛,只覺無比親近熟悉。
“或許跟完整真假大道相比,祂們弱上不止一籌。”
“但相較殘缺的還真……”
“祂們反倒更強!”
“諸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張凡咬牙,最終下了決斷。
剎那間,仿佛執念被斬,張凡只覺整個人都輕松了下來。
先前面對“還真”諸般復雜情緒,也盡皆消失不見。
只剩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
“你若在手,我便視你為趁手法寶。你若不在了……”
“那就當法寶壞了便是。”
張凡輕輕一笑。
雖說多年悟道真假之變,到頭來卻做了轉修的決定。但并無不意味著這些年他都是做了無用功。
張凡隱隱察覺,真假之變與斬命、垂釣等這些纏繞自己大道,有著諸多相通之處。
“亦或者說,真假之變跟山海所有大道的關系,都是如此。仿佛山海之基石。參悟真假之變,再悟其他大道,可事倍功半。而反過來,若是對山海其他大道皆了若執掌,那么真假之變也自然越發熟練。”
張凡若有所思,于是再度原地閉關。
原本他身上諸般大道分列,彼此獨立。
但隨著時間流逝,垂釣、斬命、奇運、疊紙等等,竟似有慢慢開始融合的趨勢。
真假之變,就好似祂們的融合劑。
使得這些原本屬于山海曾經成神客的道途,盡數匯聚在了張凡身上。
諸道相融,尤其還皆是山海大道。
所需時間便極其漫長,乃是以山海生命尺度為算。
張凡仿佛徹底陷入了沉眠之中。
而山海奇運,也似乎冥冥中發揮著效用。
張凡就這般靜靜坐在這里悟道修行。
漫長的時光里,一道道龐大的意念在上方不停掃過。
卻始終沒有發現張凡蹤跡。
又不知過去了多久,張凡身上所有氣息盡皆收斂。整個人從山海中消失了一般。
而山海的壽命,也即將走到盡頭。
奇運可再護佑不住身處可能性,道湮鯨吞而下。
然而能吞山海之道湮,卻對張凡失效了。
漆黑浪潮翻滾,拍打穿身而過。
沒有影響張凡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