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條例中規定的軍禮種類不少,抱拳禮、注目禮、扶槍禮、撫胸禮等等皆有,但是最常見的仍然是抱拳禮。
西式的舉手禮雖然符合條例,可比較少見,通常那些出國交流學習過的軍官會更愛用舉手禮。
望著周長風轉身離開的背影,魏高銘側首問道“這小子什么來頭”
旁邊的韓之洵正在擦拭自己的眼鏡,聞言就隨口回道“三一年,應天武學步科第四,后來又去索米爾騎兵學校交換了兩年,這小子可是混三旅的香餑餑。”
不考慮出身的話,成績與天賦卻這么好,又倍受官重視,而且還這么年輕,這是將軍的好苗子啊。
很奇怪,為啥會有人臆想出“出國留洋”會更吃香的結論進一步推論出這后明是換皮的民國主角吃香是因為他在南京武學成績好,跟去法國交流學習戰術能有啥關系。
“哎,這初次陣就置之險境”魏高銘想了想,苦笑道“混三旅那老頭子怕是要在背后戳我脊梁骨嘍。”
“他罵人無所謂,只是禁軍之中勛貴子弟太多了,皇親國戚的后裔也不少。這一來就是絕戶仗,咱們以后怕是要被堵家門了。”韓之洵戴了眼鏡,順手又拿起了幾支彩色鉛筆。
魏高銘面色一冷,哼道“仗打到這個份了,就算這營官兵全是皇親國戚也該照不誤。歐戰的時候英國死了多少貴族子弟成千萬他們死得,我國勛貴的紈绔們就死不得了”
指揮部中陷入了短暫的沉寂,大家都默不作聲了。
須臾之后,韓之洵才調轉話題說道“十二師和三十五師即刻組織后撤也得三、四天才能渡河,而英國人這支偏師兩天多就能到,三十八團那個營能拖延他們半天就了不得了,剩下的一天就看能不能爭取到了。”
“盡人事、聽天命混三旅的大部隊也快到了,希望這群花架子能不給國人丟臉吧。”魏高銘拿起一支紅色鉛筆,在地圖那個名為“德馬吉”的小村鎮重重的畫了一個圈。
離開空氣混濁的地下室之后,周長風站在榮藏銀行大門口深呼吸了一下,隨即坐了摩托車直奔駐地而去。
乘車途經一個補給站的時候,周長風聽到有幾名其它單位的士兵正在吐槽,話里話外都是在嘲諷禁軍混三旅千里迢迢趕過來就是來湊數的,純屬屁用沒有的花架子。
果然,禁軍不受待見啊。
十分鐘后。
尚不知情的一營官兵們此刻悠閑得很,全都是置身事外的樣子。
擦槍、修車、喝茶、抽煙、聊天、聽收音機,無所不有,仿佛這場戰役他們只是來走個過場似的。
“營長你回來了瞧瞧我搞到的好東西。”見周長風回營,謝萬誠得意洋洋地指了指旁邊,“二十大包茶葉,我又自掏腰包墊了點錢,不虧,給兄弟們加個餐”
順手看去,只見十幾名士兵正開開心心地牽著三頭牦牛,邊走邊招呼伙夫過來宰牛。
“恐怕是吃不了。”周長風平靜道“補給到位沒”
“槍炮彈藥全部到位,一個基數一樣不少,食品補給也都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