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歐戰前夕,大明就有報紙如此報道
「近年來,泰西工業界亦不斷發明桐油之新用電器、電線多用桐油,美國之優等油漆,往日常用胡麻籽油,而今多改以松香油與桐油配制」
作為主要制造業大國,美國每年進口桐油高達大明出口總量的六成多,即六萬余噸。不過,沒人喜歡被卡脖子,他們在佛羅里達州嘗試栽種,但是收效甚微,直至去年才不過七十萬株,與自身龐大的消耗量相比可謂聊勝于無。
對于老牌工業國英國而言,其桐油消耗量在歐洲占據頭位,每年平均進口五、六千噸。倫敦、利物浦、世界造船基地之一的格拉斯哥,這三地是英國的桐油最大消耗城市。
其次,除卻桐油之外,不起眼的豬鬃也是很重要的戰略物資。
豬鬃主要用于制造各式各樣的毛刷日用刷、油漆刷、機械刷等等,是不起眼但是又缺不得的東西。
在幾十年后的合成化學纖維技術取得突破之前,沒有任何材料能取代豬鬃毛刷的作用,其韌性與彈性優良,同時耐熱、耐酸、耐磨。
拋開刷油漆的常規作用不談,在軍事上,槍械、火炮、戰機、汽車、坦克這些機械產物均少不得清理保養,而豬鬃毛刷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問題在于,世界各國雖然也都有出產,但是在品質上根本不是中國豬鬃的競爭對手,韌性、長度、產量等等方面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他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而今全世界每年對優質豬鬃的需求量在六千噸左右,大明每年出口約五千噸,占了八成之多。
最后,如果說桐油和豬鬃都比較不起眼,那么鎢就是最讓人頭大的東西了。
鎢在軍事方面的用途自然不用多言,碳化鎢穿甲彈的性能比普通的鋼芯穿甲彈自然要高得多。
以ak40型75㎜反坦克炮為例,其發射普通的zgr39穿甲彈能在500處擊穿90㎜垂直裝甲,而zgr40鎢芯穿甲彈則能在相同距離擊穿120㎜垂直裝甲。
一直以來,除了某國可以隨心所欲的揮霍之外,寶貴的鎢資源對于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得省著用的。
總而言之,桐油、豬鬃、鎢砂三大物資的貴乏雖然做不到讓一個工業國癱瘓,但也足夠能惡心人了。
而戰略物資出口限制這方面,大明幾百年前就玩得很熘了比如嚴格管控向蒙古出售大鐵鍋。
面前看來,雙方雖然在喜馬拉雅山東麓激烈交鋒,然而在其它地區卻表現得出奇的和諧,除了外交譴責外,雙方的經濟貿易仍在正常進行。
大明的決策層一致認為英國人不會在此事上展現實質的強硬態度,只會以口水戰來表示不服軟。
盡管君臣都比較樂觀,但做好萬全準備仍然是有必要的。
因此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九日,南洋艦隊提督府接到大都督府電令,由丁等戰備提升至丙等,即將輪班出海的潛艇作戰單位須滿載彈藥離開基地。
同時,在廣州準備進行例行檢修的“太微垣”號航空母艦中止檢修工作,全艦官兵和艦載機聯隊停止休假,立刻返回湛江基地待命。
同一天的清晨,南京。
從凌晨開始的一場暴雨將大地上沖刷得干干凈凈,給這仲夏的天氣壓下了兩分燥熱。
外緝事廠官署的特別監獄中,兩名特工跟著一名中等個子的主事走了進來。
在灰暗的過道上走到底,再拐個彎,四人最后停在了一間牢房外。
開門時,刻意沒有涂油的門軸發出尖銳的“吱呀”聲,讓人心里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