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瞟一眼即能記住的小概念罷了,然而每一個卻都能對破甲彈的性能有明顯提升,能迅速掌握的話能少花費多少時間與資源
“隨便寫兩個吧藥型罩材質,紫銅,嘶要不要考慮缺銅啊。”
一番興致勃勃的努力后,周長風不太滿意,便又換了張紙重畫。
他簡單繪制了反坦克槍榴彈、反坦克手榴彈、無后座力炮式反坦克火箭筒這三種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草圖。
他的初衷是讓大明的軍工部門能少走些彎路,搶先應用之。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至少能多占些上風。倘若與美國交手,那必須得使盡渾身解數、全力以赴才行。
實際上火箭彈不簡單也不便宜,它們其實非常金貴,而且想在保證良品率的情況下大規模量產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發射筒本身倒是真沒啥技術含量,它不承受膛壓,用材和加工都很隨意。
火箭彈最大的技術難點是它的發射藥,可以說是渾身上下哪兒都簡單,就這一點非常困難。
它必須在滿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同時,額外具備速燃的特點。
因為火箭彈最好在出膛之前就燃燒完畢,如果不能滿足這一點,出膛后還繼續噴射尾焰,就會灼傷士兵的臉和眼睛。
這就是為什么德軍的rzb54型“坦克殺手”火箭筒有一個大護盾的緣故,不然就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才能發射。
發射藥的技術難點即使是號稱黑科技比比皆是的德國也沒有解決,
整個大戰期間,還是又只有美國解決了速燃且易加工兩個問題9a1型“巴祖卡”的燃速可以達到30s,而rzb54型“坦克殺手”大約只有22s。
“都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麻煩的東西啊”周長風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頸,走出房門眺望遠處,感慨道“怎么啥都是美國人搞出來的”
他走神了片刻,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自己就這么把武器裝備設計草圖投稿給軍器局,會不會被懷疑啊
糾結了幾秒,他決定多少還是裝點樣子。
欲蓋彌彰也好、裝模作樣也罷,如果到時候真被問起來了,總不能回答說是自己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吧
于是周長風便帶人去軍械庫取了些炸藥、鋼板、電線等爆破器材,然后去了混三旅的工兵訓練場。
他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拿著梯恩梯藥塊,漫不經心地在上邊剜了個凹坑,然后插上電雷管、連接好電線,最后將之反扣在了鋼板上。
“營長,為何要這樣啊”
“這個是聚能效應,能把向四面八方擴散的爆炸威力定向匯集。”
“那能炸穿這鋼板么”
“應該不行,因為沒有金屬藥型罩走,離遠點。”
這一天的一整個下午,工兵訓練場上傳出的爆炸聲一直斷斷續續的,直至夕陽西下才停歇。
門羅聚能效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